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导论 | 第9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1-15页 |
一、研究文献概况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三、研究评述 | 第15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一、文献分析法 | 第15-16页 |
二、问卷调查法 | 第16页 |
三、深度访谈法 | 第16页 |
四、比较分析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、理论与政策梳理 | 第17-24页 |
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一、大学生村官 | 第17页 |
二、工作绩效 | 第17页 |
三、民族地区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相关理论 | 第18-21页 |
一、行为科学理论 | 第18-19页 |
二、绩效管理理论 | 第19页 |
三、薪酬管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四、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 | 第21-24页 |
一、国家相关政策 | 第21-22页 |
二、云南相关政策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 | 第24-33页 |
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选派情况 | 第24-25页 |
一、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选派规模 | 第24页 |
二、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任职安排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成效 | 第25-28页 |
一、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| 第25-26页 |
二、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| 第26-27页 |
三、促进了民族团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| 第28-33页 |
一、报考动因和角色认识偏差 | 第28-29页 |
二、工作责任心差,疏于纪律 | 第29-30页 |
三、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有限 | 第30-31页 |
四、大学生村官队伍稳定性差 | 第31页 |
五、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环境恶劣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与新机遇 | 第33-40页 |
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影响因素 | 第33-37页 |
一、个人能力 | 第33-34页 |
二、社会舆论 | 第34页 |
三、工作管理机制 | 第34-35页 |
四、考核机制 | 第35-36页 |
五、激励机制 | 第36页 |
六、流动机制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云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新机遇 | 第37-40页 |
一、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| 第37-38页 |
二、农村环境条件的逐步改善 | 第38页 |
三、国家对基层人才培养的重视 | 第38-39页 |
四、面向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的优惠政策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的策略 | 第40-57页 |
第一节 营造大学生村官“干事创业”的氛围 | 第40-42页 |
一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| 第40页 |
二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、关注“三农” | 第40-41页 |
三、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 | 第41页 |
四、引导基层支持村官工作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加强大学生村官能力培养 | 第42-44页 |
一、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| 第42页 |
二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| 第42-43页 |
三、培养丰富的知识 | 第43页 |
四、培养综合能力 | 第43-44页 |
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招考培训机制 | 第44-47页 |
一、完善招考机制 | 第44-45页 |
二、健全岗前岗中培训机制 | 第45-47页 |
第四节 构建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体系 | 第47-49页 |
一、选择适宜的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办法 | 第47页 |
二、引入多元考核主体 | 第47-48页 |
三、完善绩效考核环节 | 第48页 |
四、充分将考核结果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| 第48-49页 |
第五节 完善激励机制和措施 | 第49-51页 |
一、与时俱进的提高村官生活工作补贴 | 第49页 |
二、设立多元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9-50页 |
三、引入竞争,增强激励性 | 第50-51页 |
四、建立激励关爱机制 | 第51页 |
第六节 健全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 | 第51-55页 |
一、积极鼓励优秀村官连任 | 第51-52页 |
二、打通村官职业发展通道 | 第52页 |
三、招录公务员时向村官实施倾斜 | 第52-53页 |
四、引导和支持村官另行择业 | 第53页 |
五、支持自主创业 | 第53-54页 |
六、鼓励支持村官继续深造学习 | 第54-55页 |
第七节 改善村官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| 第55-57页 |
一、改善办公条件 | 第55页 |
二、改善生活环境 | 第55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