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、应用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1 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.2 应用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2.1 桥梁监测常用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1.1 日常巡查 | 第21页 |
2.1.2 定期检测 | 第21-22页 |
2.2 桥梁设施技术状况监测相关技术 | 第22-24页 |
2.2.1 动态信号采集、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2.2 建模仿真技术 | 第23-2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合肥市市政桥梁设施技术状况监测现状 | 第25-30页 |
3.1 日常巡查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2 定期检测现状 | 第2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7-30页 |
第四章 市政桥梁设施技术状况监测的优化研究 | 第30-35页 |
4.1 动态信号采集、分析技术应用设计 | 第30-32页 |
4.1.1 分析原理 | 第30-31页 |
4.1.2 分析方法 | 第31-32页 |
4.1.3 结果评定 | 第32页 |
4.2 建模仿真技术应用设计 | 第32-33页 |
4.2.1 桥梁静载试验的目的 | 第32页 |
4.2.2 桥梁静载试验的基本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2.3 桥梁静载试验的基本方法 | 第33页 |
4.2.4 结果评定 | 第3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五章 市政桥梁设施技术状况监测优化实验测评 | 第35-49页 |
5.1 实验背景 | 第35页 |
5.2 实验需解决的问题 | 第35页 |
5.3 桥梁概况 | 第35-36页 |
5.4 动载试验 | 第36-38页 |
5.4.1 试验主要方法与设备 | 第36-37页 |
5.4.2 试验过程 | 第37-38页 |
5.4.3 动载试验结果评定 | 第38页 |
5.5 结合挠度计使用的静载试验 | 第38-47页 |
5.5.1 试验主要方法与设备 | 第38-39页 |
5.5.2 建立仿真模型 | 第39-41页 |
5.5.3 静载试验结果 | 第41-47页 |
5.5.4 静载试验结果评定 | 第47页 |
5.6 实验总结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提升市政桥梁设施技术状况监测水平的相关建议 | 第49-55页 |
6.1 将市政桥梁设施纳入“天网”视频监控体系 | 第49-50页 |
6.2 建立桥梁病害数据库 | 第50-53页 |
6.3 充分利用“北斗”卫星定位系统 | 第53页 |
6.4 实现桥梁设施技术状况智能监测 | 第53-55页 |
结束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