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新型生物材料聚β-苹果酸/β-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

缩略语表第7-9页
中文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前言第14-16页
文献回顾第16-26页
    1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多糖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蛋白质类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多肽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聚酯类和其他第19-20页
    2 脂肪族聚酯类的研究及应用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β-聚苹果酸的研究及应用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β-聚苹果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β-聚苹果酸及其共聚物的应用研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聚-β-羟基丁酸酯的研究及应用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聚-β-羟基丁酸酯的性质及其改性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聚-β-羟基丁酸酯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3 课题的提出第25-26页
第一部分 聚-Β-羟基丁酸酯和共聚物的合成第26-44页
    1 材料与仪器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试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聚-β-羟基丁酸酯的合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共聚物的合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β-苹果酸苄基内酯单体的合成及密度测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P(MLABe-co-BL)和PMLABe-co-PHB的合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P(MLA-co-BL)和PMLA-co-PHB的合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测试与表征第31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3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聚-β-羟基丁酸酯的合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β-苹果酸苄基内酯单体的合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P(MLABe-co-BL)和PMLABe-co-PHB的合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微观聚合机理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 P(MLA-co-BL)的合成第41-44页
第二部分 共聚物的性质研究第44-55页
    1 材料与仪器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仪器第44-45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共聚物粒径、zeta电位和溶解度的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粒径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Zeta电位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溶解度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共聚物的降解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P(MLABe-co-BL)的降解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P(MLA-co-BL)和PMLA-co-PHB的降解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细胞毒性测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细胞的培养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P(MLABe-co-BL)的细胞毒性实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P(MLA-co-BL)和PMLA-co-PHB的细胞毒性实验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溶血实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 兔全血的采集和 2 %红细胞混悬液的配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 P(MLABe-co-BL)的溶血实验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 P(MLA-co-BL)和PMLA-co-PHB的溶血实验第48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粒径、zeta电位和溶解度的测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共聚物的降解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P(MLABe-co-BL)的降解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P(MLA-co-BL)和PMLA-co-PHB的降解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细胞毒性测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 P(MLABe-co-BL)的细胞毒性测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P(MLA-co-BL)和PMLA-co-PHB的细胞毒性测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 溶血实验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P(MLABe-co-BL)的溶血实验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P(MLA-co-BL)和PMLA-co-PHB的溶血实验第53-55页
第三部分 PMLA-CO-PHB载药纳米胶束的初步研究第55-62页
    1 材料与仪器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仪器第55-56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PMLA-co-PHB空白胶束的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PMLA-co-PHB包封色胺酮胶束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PMLA-co-PHB胶束包封率和载药率的测定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4 PMLA-co-PHB临界胶束浓度(CMC)的测定第58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PMLA-co-PHB胶束的初步研究第58-59页
    4 PMLA/PHB新型共聚物的应用展望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第60-62页
小结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72页
附录第72-76页
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76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保结构算法的相位误差分析及其修正
下一篇:高阶时滞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