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车辆工程论文--货车论文

450吨钳夹车刚柔耦合动态仿真分析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·课题的意义第12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主题内容第12-14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的内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课题的难点第13页
     ·课题的主要观点第13-14页
   ·国内外钳夹车发展现状第14-21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长大特货车辆发展与应用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刚柔耦合理论发展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多轴构架式转向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案第21页
 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二章 大型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基础第22-34页
   ·柔性体规模缩减第22-27页
     ·约束模态和固有模态第22页
     ·模态综合法第22-27页
   ·模态力与预载第27-28页
   ·刚柔耦合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刚柔耦合方式第28页
     ·柔性体运动方程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内力约束第29页
     ·模态截取第29-30页
   ·柔性体接口处理技术第30-31页
   ·钳夹梁受力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·多体系统拓扑关系与子系统接口关系第32-33页
 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DQ45 钳夹车重载长联挂整车模型的组装第34-49页
   ·DQ45 钳夹车结构特点第34页
   ·模板接口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·DQ45 钳夹车模板及整车组装模型第35-47页
     ·构架式转向架模板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构架式转向架计算分析时几个非线性问题的处理第38-42页
     ·小底架模板第42页
     ·大底架模板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柔性车体模板第43-44页
     ·DQ45 钳夹车整车模型的组装第44-47页
   ·车体预载第47-48页
 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 直线静态及重物提升与侧移仿真分析第49-59页
   ·直线静态载荷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 ·心盘旁承载荷第50页
     ·车耳静态载荷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压柱油缸静态载荷第51-52页
     ·静态撑杆约束力第52页
     ·静态轮轨力第52-54页
     ·钳夹梁静挠度第54页
   ·重物提升与横向侧移动作仿真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 ·重物提升动作仿真第54-57页
     ·重物横向侧移动作第57-58页
 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五章 系统内力分析第59-79页
   ·曲线线路计算算法第59-60页
   ·大超高S 型曲线运行时系统内力分析第60-65页
     ·大超高心盘旁承载荷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大超高横向载荷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大超高车耳载荷第63页
     ·大超高压柱油缸载荷和安全销横移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大超高撑杆约束力第64页
     ·大超高钳夹梁挠度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柔性车体大超高侧扭第65页
   ·小半径曲线通过系统内力分析第65-69页
     ·外导向小半径曲线通过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外导向小半径曲线通过心盘旁承载荷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外导向小半径曲线通过横向载荷情况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外导向小半径曲线车耳载荷第68页
     ·外导向小半径曲线压柱油缸载荷第68页
     ·外导向小半径曲线撑杆约束力第68-69页
   ·侧线小半径曲线中导向、内导向通过时内力分析第69-74页
     ·中导向小半径曲线心盘旁承载荷第70-71页
     ·中导向小半径曲线横向载荷情况第71页
     ·中导向小半径曲线车耳载荷和压柱油缸载荷第71-72页
     ·中导向小半径曲线撑杆约束力钳夹梁挠度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大心盘重物横向位移情况第73-74页
   ·内导向小半径曲线通过内力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·小半径曲线通过时运行总结第75-78页
 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六章 轮轨安全分析第79-95页
   ·大超高曲线通过时轮轨力第79-81页
   ·小半径曲线通过时轮轨安全分析第81-89页
     ·外导向小半径曲线轮轨安全分析第81-84页
     ·增大承载鞍横移安全对策第84-87页
     ·外导向小半径曲线轮轨力第87-89页
   ·侧线小半径曲线中导向、内导向通过分析第89-93页
     ·轮轨安全性分析第89-91页
     ·中导向小半径曲轮轨力第91-93页
     ·内导向曲线通过第93页
   ·针对2、3 位构架偏载的安全对策第93-94页
 本章小结第94-95页
结论第95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98页
附录A DQ45 钳夹车动力学基本参数第98-10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-101页
致谢第101-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虚拟样机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研究
下一篇:高重心车辆刚柔耦合动态仿真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