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明时期书画传承的区域差异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依据 | 第11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2-14页 |
一、国内研究 | 第12-14页 |
二、国外研究 | 第14页 |
第四节 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的方法 | 第14-16页 |
一、存在问题分析 | 第14-15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元明时期书画传承的历史背景 | 第16-25页 |
第一节 元明书画发展的基础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元代书画发展的基本状况 | 第18-21页 |
第三节 明代书画发展的基本状况 | 第21-25页 |
第三章 元代书画艺术发展的区域差异 | 第25-46页 |
第一节 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书画整体衰落 | 第27-39页 |
一、少数民族书画家及其书画艺术风格 | 第27-32页 |
二、宫廷绘画艺术风格及其衰落成因 | 第32-36页 |
三、奎章阁与元代书法的联系 | 第36-39页 |
第二节 以江浙为代表的南方书画兴盛发展 | 第39-46页 |
一、宗法晋唐的吴兴书画圈 | 第41页 |
二、南宋遗民书画群落及其艺术风格 | 第41-42页 |
三、以“元四家”为代表的山水画风 | 第42-46页 |
第四章 明代书画艺术发展的区域差异 | 第46-56页 |
第一节 北方书画的复苏 | 第46-50页 |
一、承袭南宋“院体”风格的宫廷绘画 | 第48-50页 |
二、以“二沈”为代表的台阁体热潮 | 第50页 |
第二节 南方书画的流派纷呈 | 第50-56页 |
一、“浙派”的确立 | 第50-52页 |
二、“吴门派”与“松江派”的意义 | 第52-56页 |
第五章 元明时期书画传承的文化地理迁变 | 第56-59页 |
第一节 元明书画地理迁变的过程 | 第56-57页 |
第二节 元明书画地理迁变的动因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1页 |
注释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图版目录 | 第65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