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初中生数学笔记有效性的实验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7页
    1.2 研究问题第7-8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9-10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0-15页
    2.1 学习策略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学习策略的定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学习策略的分类第10-11页
    2.2 笔记策略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笔记策略的定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笔记策略的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笔记功能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影响笔记效果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2.3 笔记有效性的理论基础第14页
    2.4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4-15页
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笔记有效性实验研究的结论与分析第15-32页
    3.1 笔记模式的设计与实验对象的选取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笔记设计缘由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笔记参考模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对象的选取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第18-19页
    3.2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前测数据处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后测数据处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学优生与学困生的数据处理第19-21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2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数学笔记在初中生群体中的有效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数学笔记在群体中有效性的原因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数学笔记在初中生个体中的有效性与差异性第25-32页
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32-36页
    4.1 研究结论第32页
    4.2 培养学生数学笔记策略的建议第32-33页
    4.3 教师教学建议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合理改变教学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合理控制上课节奏第34-35页
    4.4 总结与展望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研究不足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研究展望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创新之处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8页
附录一:实验成绩表第38-40页
附录二:访谈纲要第40-41页
致谢第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魏晋南北朝家训对语文教育的启示
下一篇:小学语文教科书劝诫取向研究--以人教版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