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小学语文教科书劝诫取向研究--以人教版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前言第7-8页
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缘起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基于对教科书功能以及小学语文课程价值的关注第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基于对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的关注第8页
        3. 基于个人的教育体验与反思第8-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 理论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实践意义第9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关于教科书的研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关于劝诫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3. 关于语文教科书劝诫取向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4. 核心概念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四、研究设计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劝诫取向的呈现第16-38页
    一、教科书劝诫取向呈现的分析方法:文本分析第16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主题式贯穿:善、德、行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多形式展现:真实与虚构同行第23-35页
    二、教科书劝诫取向的特点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劝诫性人物:“平民”凸显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劝诫性语言:封闭结构第37-38页
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劝诫取向的实现第38-47页
    一、语文教科书劝诫取向实现的方式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文本知识的巧妙安排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乌托邦”情境与“好孩子”定向第40-42页
    二、语文教科书劝诫取向实现的保障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课堂教学的“发酵升华”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 非学校群体的“推波助澜”第44-47页
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劝诫取向的问题探究第47-58页
    一、教科书劝诫取向之本性:规训教育的“变形”第47页
    二、教科书劝诫取向之问题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科书与学生的身体认知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科书与学生的依附性人格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教科书与学生的情感构建第56-57页
    三、教科书劝诫取向之出路第57-58页
结语与反思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生数学笔记有效性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基于切片的Web资源爬虫的设计与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