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勘测、设计与计算论文--勘测论文

军马场隧道富水段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处置措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水对岩体的弱化机理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隧道富水段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-19页
第二章 地下水对隧道围岩的弱化作用分析第19-27页
    2.1 水对岩体的弱化作用第19-21页
    2.2 水对岩石的弱化作用实验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2.3 富水隧道常见的支护形式第25-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军马场隧道工程富水段地质详细勘察第27-45页
    3.1 军马场隧道工程概况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工程简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隧道涌水量预测第30-31页
    3.2 隧道新奥法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洞结构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第32页
    3.3 富水段地质条件勘察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工作方法及原理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隧道探测点线布设与质量保证措施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隧道调查成果第35-40页
    3.4 地质雷达法预报富水段围岩情况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探测仪器设备及雷达频响参数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工作原理与探测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探测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四章 军马场隧道富水段围岩稳定性分析第45-69页
    4.1 MIDAS/GTS程序简介第45页
    4.2 隧道模拟方案设计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材料参数取值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建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水对岩体弱化作用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4.3 隧道注浆加固圈模拟研究第50-53页
    4.4 隧道台阶高度优化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隧道洞体位移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隧道围岩应力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4.5 隧道台阶长度优化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模拟方案及步骤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60-63页
    4.6 中下台阶左右开挖错距优化分析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模拟方案及步骤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模拟结果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模拟数据验证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五章 富水段围岩处置措施及监测分析第69-82页
    5.1 隧道富水段围岩处置措施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隧道开挖工法选择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隧道周边径向加固注浆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隧道防排水系统第74-75页
    5.2 现场监控量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监控量测的目的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监控量测工作流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监测频率及监测仪器第77页
    5.3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监测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锚杆拉拔力监测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83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8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成果及获得奖励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起凤山偏压连拱隧道浅埋出口段安全处置对策研究
下一篇:公路加宽技术研究--以小磨公路菜阳河段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