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9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2.1 国外现状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2.2 国内现状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3.1 相关概念 | 第15-19页 |
3.1.1 数学核心素养 | 第15页 |
3.1.2 数学模型 | 第15-16页 |
3.1.3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建模 | 第16-18页 |
3.1.4 数学应用题、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| 第18-19页 |
3.2 数学建模活动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3.2.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数学建模 | 第19-21页 |
3.2.1.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数学建模 | 第20页 |
3.2.1.2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数学建模 | 第20-21页 |
3.2.2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理论与数学建模 | 第21-22页 |
3.2.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学建模 | 第22-23页 |
第4章 高中数学建模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3-28页 |
4.1 调查目的 | 第23页 |
4.2 调查过程 | 第23-24页 |
4.2.1 问卷设计 | 第23页 |
4.2.1.1 学生部分 | 第23页 |
4.2.1.2 教师方面 | 第23页 |
4.2.2 调查对象 | 第23-24页 |
4.3 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24-28页 |
4.3.1 对学生关于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24-26页 |
4.3.2 对教师、家长关于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| 第26-28页 |
第5章 数学建模活动课呈现的新特点 | 第28-33页 |
5.1 数学建模活动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| 第28-29页 |
5.2 数学建模活动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| 第29-33页 |
5.2.1 数学建模活动课教学内容的创新 | 第29-30页 |
5.2.2 数学建模活动课教学形式的创新 | 第30-31页 |
5.2.3 数学建模活动课教学方式的创新 | 第31-32页 |
5.2.4 数学建模活动课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 | 第32-33页 |
第6章 中学“数学建模活动”的教学设计 | 第33-41页 |
6.1 教学设计一:基本初等函数——二次函数 | 第33-36页 |
6.2 教学设计二:一次函数、二次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应用 | 第36-38页 |
6.3 教学设计三:包汤圆 | 第38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附录 A 中学数学建模活动调查问卷(学生) | 第43-44页 |
附录 B 中学数学建模活动访谈(教师)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7页 |
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