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黄芪多糖为模型药物的中药防潮技术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18页 |
1 立题依据 | 第10页 |
2 吸湿影响因素探究 | 第10-11页 |
3 防潮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3.1 离子交换技术 | 第11-12页 |
3.2 阻湿性包覆技术 | 第12页 |
3.3 比表面积降低技术 | 第12-13页 |
3.4 前处理工艺技术 | 第13页 |
4 国内外防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5 模型药物黄芪多糖的选择依据 | 第14-15页 |
6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页 |
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5-18页 |
7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7.1.1 中药吸湿的原因分析 | 第15页 |
7.1.2 防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| 第15页 |
7.1.3 以黄芪多糖为模型的防潮技术研究 | 第15-16页 |
7.1.4 防潮技术防潮效果对比及评价 | 第16页 |
7.1.5 各技术防潮机理的分析与探讨 | 第16-17页 |
7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中药吸湿原因的分析与研究 | 第18-21页 |
1 从物理学方面分析 | 第18-19页 |
2 药物化学结构方面分析 | 第19-20页 |
3 中药特殊性质方面分析 | 第20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防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| 第21-26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21页 |
1.1 仪器 | 第21页 |
1.2 试药 | 第21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21-24页 |
2.1 黄芪多糖吸湿时间曲线的绘制 | 第21-22页 |
2.2 黄芪多糖吸湿特征参数的建立 | 第22-23页 |
2.3 黄芪多糖临界相对湿度值测定 | 第23-24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防潮中间体制备及防潮技术研究 | 第26-60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26-27页 |
1.1 仪器 | 第26-27页 |
1.2 试药 | 第27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27-58页 |
2.1 离子交换技术防潮研究 | 第27-40页 |
2.1.1 黄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7-31页 |
2.1.2 黄芪多糖防潮树脂复合物的制备 | 第31-36页 |
2.1.3 黄芪多糖防潮树脂复合物的表征 | 第36-40页 |
2.2 辅料添加法防潮研究 | 第40-48页 |
2.2.1 药物-辅料混合粉体评价方法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2.2.2 辅料种类的选择及混合粉体的制备 | 第41-43页 |
2.2.3 药物与辅料混合比例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2.2.4 混合辅料比例的选择 | 第44-48页 |
2.3 制粒技术防潮研究 | 第48-58页 |
2.3.1 黄芪多糖防潮颗粒评价方法的建立 | 第48-49页 |
2.3.2 黄芪多糖防潮颗粒制粒辅料的选择 | 第49页 |
2.3.3 药物与辅料配比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2.3.4 混合辅料比例的选择 | 第50-54页 |
2.3.5 黄芪多糖防潮颗粒制粒工艺的选择 | 第54-55页 |
2.3.6 正交试验优化颗粒制备工艺 | 第55-58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防潮技术的对比与评价 | 第60-65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60页 |
1.1 仪器 | 第60页 |
1.2 试药 | 第60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60-63页 |
2.1 防潮中间体吸湿特征参数的测定 | 第60-63页 |
2.1.1 防潮中间体吸湿时间曲线的绘制 | 第60-61页 |
2.1.2 吸湿速率方程、初速度及加速度的测定 | 第61-62页 |
2.1.3 防潮中间体临界相对湿度值的测定 | 第62页 |
2.1.4 防潮中间体流动性的测定 | 第62-63页 |
3 本章讨论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防潮技术的防潮机理分析 | 第65-68页 |
1 吸湿的基本原理分析 | 第65页 |
2 各技术防潮机理分析 | 第65-68页 |
2.1 离子交换技术防潮机理分析 | 第65-66页 |
2.2 辅料添加法防潮机理分析 | 第66-67页 |
2.3 制粒技术防潮机理分析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68-72页 |
1 全文结论 | 第68-70页 |
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| 第70-72页 |
2.1 创新点 | 第70-71页 |
2.2 不足之处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综述 | 第76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附件 | 第86-90页 |
附录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3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