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1 引言 | 第13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5-19页 |
1.2.1 关于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2.2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4 本文的框架 | 第21-22页 |
2 并购与并购绩效的理论概述 | 第22-33页 |
2.1 并购的相关概念、类型、特点 | 第22-24页 |
2.1.1 并购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2.1.2 并购的类型 | 第23页 |
2.1.3 并购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2.2 医药行业公司并购的战略动因 | 第24-25页 |
2.2.1 追求横向并购的协同效应 | 第24页 |
2.2.2 提升研发能力、提高市场竞争力 | 第24-25页 |
2.2.3 实施多元化战略,进入新行业、新领域 | 第25页 |
2.3 公司并购的经济绩效 | 第25-30页 |
2.3.1 盈利能力绩效 | 第25-26页 |
2.3.2 偿债风险绩效 | 第26-27页 |
2.3.3 营运能力绩效 | 第27-28页 |
2.3.4 发展能力绩效 | 第28-29页 |
2.3.5 核心竞争力绩效 | 第29-30页 |
2.4 公司并购的理论基础 | 第30-33页 |
2.4.1 规模经济理论 | 第30页 |
2.4.2 市场优势理论 | 第30页 |
2.4.3 管理代理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4.4 协同效应理论 | 第31-33页 |
3 沃森生物公司并购的案例介绍 | 第33-36页 |
3.1 并购主体与并购背景介绍 | 第33-34页 |
3.1.1 并购方——沃森生物 | 第33页 |
3.1.2 目标公司 | 第33-34页 |
3.2 沃森生物并购的实施过程 | 第34-36页 |
4 沃森生物公司并购的战略动因 | 第36-40页 |
4.1 沃森生物公司并购的战略动因 | 第36-39页 |
4.1.1 获取新技术、增强研发能力 | 第36-37页 |
4.1.2 并购关联企业,优化治理结构,降低代理成本 | 第37页 |
4.1.3 打造医疗资源整合平台,扩充平台资源 | 第37-38页 |
4.1.4 构建企业品牌,发挥品牌效应 | 第38-39页 |
4.2 沃森生物公司并购的影响因素 | 第39-40页 |
4.2.1 医疗产业平台资产协同的影响 | 第39页 |
4.2.2 并购持股比例及其公司治理的影响 | 第39页 |
4.2.3 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协调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5 沃森生物公司并购的长期绩效分析 | 第40-53页 |
5.1 公司业务盈利能力绩效 | 第40-43页 |
5.2 公司偿债风险能力绩效 | 第43-45页 |
5.3 公司营运能力绩效 | 第45-48页 |
5.4 公司发展能力绩效 | 第48-51页 |
5.5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绩效 | 第51-53页 |
5.5.1 行业领先的研发技术平台,创新能力卓越 | 第51页 |
5.5.2 行业领先的产品储备和品种数量 | 第51-52页 |
5.5.3 高标准、严要求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产业化能力 | 第52页 |
5.5.4 顶尖的核心团队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| 第52-53页 |
6 研究结论及启示 | 第53-5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3-54页 |
6.1.1 沃森生物并购行为主要原因在于协同效应 | 第53页 |
6.1.2 沃森生物并购前未对目标企业有效评估 | 第53-54页 |
6.1.3 沃森生物并购规模过渡扩大,导致企业整体业绩受影响 | 第54页 |
6.1.4 沃森生物并购完成后,有效资源整合力度不高 | 第54页 |
6.2 研究启示 | 第54-57页 |
6.2.1 并购是医药行业整合产业链的有效方式 | 第54-55页 |
6.2.2 寻找目标企业要本着谨慎态度,认真审视适度 | 第55页 |
6.2.3 理性考虑并购价格,选择恰当并购方式 | 第55-56页 |
6.2.4 高度重视企业并购后的资源整合,并购协同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| 第56-57页 |
7 结束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