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途径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3.1 关于数学概念理论的文献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3.2 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文献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.3 关于数学概念学习的文献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2 理论概述 | 第15-19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2.1.1 数学概念的含义 | 第15页 |
2.1.2 数学概念的特征 | 第15-17页 |
2.2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2.2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7页 |
2.2.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3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| 第18-19页 |
3 数学概念教学的步骤与原则 | 第19-21页 |
3.1 数学概念教学的步骤 | 第19页 |
3.2 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 | 第19-21页 |
3.2.1 结构性原则 | 第19-20页 |
3.2.2 动力性原则 | 第20页 |
3.2.3 过程性原则 | 第20页 |
3.2.4 活动性原则 | 第20-21页 |
4 数学概念教学与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| 第21-28页 |
4.1 课例分析 | 第21-24页 |
4.1.1 关于正数与负数概念的教学 | 第21-23页 |
4.1.2 关于多项式概念的教学 | 第23-24页 |
4.2 教师问卷调查 | 第24-25页 |
4.2.1 对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态度 | 第24页 |
4.2.2 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与利用 | 第24-25页 |
4.2.3 对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利用 | 第25页 |
4.2.4 关于教学后的反思问题 | 第25页 |
4.3 学生问卷调查 | 第25-28页 |
4.3.1 关于学生对概念学习的看法 | 第25-26页 |
4.3.2 关于概念学习的困难 | 第26页 |
4.3.3 关于概念的导入 | 第26页 |
4.3.4 概念理解 | 第26页 |
4.3.5 概念的巩固 | 第26-27页 |
4.3.6 概念体系的构建 | 第27-28页 |
5 实现初中数学概念高效教学的途径 | 第28-32页 |
5.1 利用生活的实例导入 | 第28页 |
5.2 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导入 | 第28-29页 |
5.3 利用问题来导入 | 第29页 |
5.4 利用图形、事物的类比导入 | 第29-30页 |
5.5 开展灵活的“变式”训练 | 第30页 |
5.6 开展对比辨析 | 第30-31页 |
5.7 数形结合 | 第31页 |
5.8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理解数学概念 | 第31-32页 |
6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巩固教学策略 | 第32-34页 |
6.1 复述策略 | 第32页 |
6.2 开展适度的练习 | 第32页 |
6.3 结合生活问题的解决 | 第32-33页 |
6.4 逐步实现概念体系的构建 | 第33-34页 |
7 结论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
附录1 《初中数学概念教学》调查问卷 | 第36-37页 |
附录2 《初中数学概念学习》调查问卷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