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5.7-二羟基黄烷酮B环不同位羟基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引言第8-27页
    1.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8-9页
    1.2 本论文合成化合物第9-10页
    1.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传统提取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新型提取法第11-12页
    1.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重结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萃取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化学沉淀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膜分离技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 大孔树脂吸附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7 柱层析法第13页
    1.5 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紫外分光光度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4页
    1.6 黄酮化合物的鉴定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质谱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核磁共振谱第14页
    1.7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抗氧化作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抗肿瘤和癌症作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抗炎症作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4 抗抑郁作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7.5 抗病毒作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7.6 降血糖作用第16页
    1.8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8.1 黄酮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8.2 黄酮类化合物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8.3 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8.4 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牧业领域的应用第18页
    1.9 柚皮苷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9.1 柚皮苷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9.2 柚皮苷的来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9.3 柚皮苷的应用第19-20页
    1.10 黄烷酮化合物国内外进展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0.1 5.7 -二羟基黄烷酮合成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0.2 黄烷酮合成研究进展第21-25页
    1.11 课题合成路线设计第25-27页
第2章 5.7-二羟基黄烷酮B环不同位羟基取代衍生物的合成第27-49页
    2.1 实验仪器第27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2.3 实验部分第28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柚皮苷的精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根皮乙酰苯-4'-新橙皮苷((1))的合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中间体5-羟基-黄烷酮苷(a)的合成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中间体2’.5-二羟基-黄烷酮苷(b)的合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中间体3’.5-二羟基-黄烷酮苷(c)的合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中间体4’.5-二羟基-黄烷酮苷(d)的合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中间体2’.3’.5-三羟基黄烷酮(e)的合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中间体2’.5’.5-三羟基黄烷酮(f)的合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中间体3’.4’.5-三羟基黄烷酮(g)的合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目的产物5.7-二羟基黄烷酮(1)的合成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目的产物2’.5.7-三羟基黄烷酮(2)的合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2 目的产物3’.5.7-三羟基黄烷酮(3)的合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3 目的产物4’.5.7-三羟基黄烷酮(4)的合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4 目的产物2’.3’.5.7-四羟基黄烷酮(5)的合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5 目的产物2’.5’.5.7-四羟基黄烷酮(6)的合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6 目的产物3’.4’.5.7-四羟基黄烷酮(7)的合成第47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47-49页
第3章 化合物1-7抗氧化构效关系研究第49-5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3.2 自由基第49页
    3.3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机理第49-50页
    3.4 测定抗氧化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3.5 实验仪器第51页
    3.6 实验试剂第51页
    3.7 方法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ABTS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水杨酸法清除羟自由基第53-54页
    3.8 结果与讨论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两种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讨论第56-57页
    3.9 小结第57-58页
第4章 总结与工作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4.1 总结第58页
    4.2 工作展望第58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7页
附图第67-81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测绘院生产系统精细化管理研究
下一篇:单一配体协同的Cu~Ⅰ/TEMPO催化体系催化空气氧化醇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