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18页 |
1.1 猫杯状病毒病概述 | 第13-17页 |
1.1.1 流行病学 | 第13页 |
1.1.2 临床症状 | 第13-14页 |
1.1.3 病理解剖变化 | 第14页 |
1.1.4 病原学特征 | 第14页 |
1.1.5 FCVVP1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1.6 FCV诊断及防控 | 第15-17页 |
1.2 FCVVP1表位的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猫杯病毒FCV2280株及VP1-B、VP1-E蛋白的纯化和抗原性分析 | 第18-23页 |
2.1 材料 | 第18-19页 |
2.1.1 载体、毒株和感受态细胞 | 第18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18页 |
2.1.3 主要仪器 | 第18页 |
2.1.4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| 第18-19页 |
2.2 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2.1 FCV2280的培养及纯化 | 第19页 |
2.2.2 纯化的FCV2280电镜观察及Westernblot鉴定 | 第19页 |
2.2.3 纯化FCV2280浓度测定 | 第19页 |
2.2.4 VP1-B、VP1-E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| 第19-20页 |
2.2.5 VP1-B、VP1-E蛋白Westernblot鉴定 | 第20页 |
2.2.6 VP1-B、VP1-E蛋白浓度测定 | 第20页 |
2.3 结果 | 第20-22页 |
2.3.1 纯化的FCV2280病毒电镜观察和抗原性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.2 VP1-B、VP1-E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| 第21页 |
2.3.3 纯化的FCV2280、VP1-B和VP1-E蛋白浓度测定 | 第21-22页 |
2.4 讨论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VP1-B、VP1-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| 第23-33页 |
3.1 材料 | 第23-24页 |
3.1.1 细胞、毒株和抗原 | 第23页 |
3.1.2 实验动物 | 第23页 |
3.1.3 主要试剂 | 第23页 |
3.1.4 主要仪器 | 第23页 |
3.1.5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| 第23-24页 |
3.2 方法 | 第24-28页 |
3.2.1 动物免疫 | 第24页 |
3.2.2 小鼠免疫血清效价的测定 | 第24页 |
3.2.3 细胞融合 | 第24-25页 |
3.2.4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间接ELISA筛选 | 第25-26页 |
3.2.5 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、冻存和复苏 | 第26页 |
3.2.6 杂交瘤细胞腹水的制备 | 第26页 |
3.2.7 VP1-B、VP1-EMAbs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3 结果 | 第28-31页 |
3.3.1 VP1-B、VP1-EMAbs的Westernblot鉴定 | 第28页 |
3.3.2 VP1-B、VP1-EMAbs的IFA鉴定 | 第28-29页 |
3.3.3 VP1-B、VP1-EMAbs特异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3.4 VP1-B、VP1-EMAbs的亚型鉴定 | 第30-31页 |
3.3.5 VP1-B、VP1-EMAbs腹水效价的测定 | 第31页 |
3.3.6 VP1-B、VP1-EMAbs的中和活性鉴定 | 第31页 |
3.4 讨论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VP1-B、VP1-EMAbs抗原表位的鉴定 | 第33-47页 |
4.1 材料 | 第33页 |
4.1.1 载体、感受态细胞 | 第33页 |
4.1.2 主要试剂 | 第33页 |
4.1.3 主要仪器 | 第33页 |
4.1.4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| 第33页 |
4.2 方法 | 第33-41页 |
4.2.1 VP1-BMAbs抗原表位鉴定 | 第33-38页 |
4.2.2 VP1-EMAbs抗原表位鉴定 | 第38-40页 |
4.2.3 VP1-B、VP1-EMAbs抗原表位的保守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3 结果 | 第41-46页 |
4.3.1 VP1-BMAbs抗原表位鉴定 | 第41-43页 |
4.3.2 VP1-EMAbs抗原表位鉴定 | 第43-44页 |
4.3.3 VP1-B、VP1-EMAbs抗原表位保守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4 讨论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