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问题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合理的理科课程结构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 | 第10-15页 |
一、理科课程总目标——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| 第10-11页 |
二、合理理科课程结构的重要性分析 | 第11-13页 |
(一) 课程结构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二) 合理理科课程结构的重要性 | 第12-13页 |
三、美国理科课程结构的优化 | 第13-14页 |
(一) “物理优先”的理科开设顺序 | 第13页 |
(二) 统一、协调规划理科各科目 | 第13-14页 |
四、我国高中课程改革所形成的新的理科课程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三章 我国高中化学模块课程内容的协调性分析 | 第15-20页 |
一、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课程内容的协调性要求 | 第15-16页 |
(一) 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、协调发展提供基础 | 第15-16页 |
(二) 为学生学习化学选修模块课程提供基础 | 第16页 |
二、高中化学选修模块课程内容的协调性要求 | 第16-17页 |
(一) 保证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充足的发展 | 第16页 |
(二) 注重化学在生活、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| 第16-17页 |
三、我国高中化学模块课程内容与其他理科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分析 | 第17-20页 |
(一) 必修模块课程与其他理科必修模块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(二) 必修模块课程与其他理科选修模块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分析 | 第18页 |
(三) 选修模块课程与其他理科选修模块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分析 | 第18-20页 |
第四章 我国高中化学模块课程开设和教学情况分析 | 第20-33页 |
一、我国高中化学模块课程开设情况分析 | 第20-29页 |
(一) 国家对高中理科模块课程的开设建议 | 第20-21页 |
(二) 省级层面对高中理科模块课程的开设建议 | 第21-26页 |
(三) 学校层面高中化学模块课程的实际开设情况 | 第26-29页 |
二、我国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| 第29-31页 |
(一) 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,观念未转变 | 第29-30页 |
(二) 把握不住知识难度、课时紧张 | 第30-31页 |
三、我国高中化学选修模块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1-33页 |
(一) 缺乏与科学领域下其他科目模块教学的统筹规划 | 第31页 |
(二) 某些选修模块在必修模块中缺乏为其作为基础的内容 | 第31-32页 |
(三) 教师知识结构落后 | 第32-33页 |
第五章 思考与建议 | 第33-36页 |
一、协调科学领域下各科目间交叉、反复的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和顺序 | 第33页 |
二、融合选修模块内容,减少选修模块数量 | 第33-34页 |
三、增加必修模块内容,增强其基础性作用 | 第34页 |
四、加强教师培训,增强其新课程意识 | 第34页 |
五、改革高考模式,突显新课程理念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