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行走系统论文--悬挂论文

基于ADINA的筒式液力减振器阻尼特性仿真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筒式液力减振器概述第11-14页
    1.2 减振器动态仿真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ADINA软件介绍第18-19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内容及难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难点第21-23页
第2章 减振器的结构及数学模型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减振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普通双筒式汽车减振器的结构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电磁阀式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减振器外特性第26页
    2.3 减振器数学模型第26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减振器复原行程复原阀开阀前流场分析第31-5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3.2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概述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层流运动控制方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湍流平均运动控制方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湍流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控制方程离散及数值求解第35-38页
    3.3 减振器开阀前流场理论计算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缝隙流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孔.出流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阻尼阀低速特性估算第39-41页
    3.4 减振器复原阀开阀前CFD特性分析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模型假设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三维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网络模型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流体流动状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边界条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CFD仿真计算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结果分析第51页
    3.5 常通小孔结构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第51-5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4章 阀片弯曲变形解析计算第56-70页
    4.1 阀片变形解析式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基于小挠度理论的减振器阀片变形解析式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大挠度理论的减振器阀片变形解析式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机械手册阀片变形解析式第60-61页
    4.2 有限元仿真对比第61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单片阀片有限元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单片阀片有限元数值实验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叠加阀片有限元模型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叠加阀片有限元数值实验第67-69页
    4.3 仿真结果讨论第6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5章 减振器复原行程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第70-82页
    5.1 流-固耦合理论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基于有限元的流-固耦合方法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基于多求解器的流固耦合方法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流-固耦合面的信息传递第71-72页
    5.2 流场模型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流体预留间隙对计算结果影响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流场三维模型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流场网络模型第74-75页
    5.3 结构场模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模型简化与假设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结构场网络模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阀片预紧控制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结构场边界条件第77页
    5.4 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模型测试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流固耦合模型收敛的促进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流固耦合求解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仿真结果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6.1 研究总结第82-83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车辆平顺性的油气弹簧参数优化研究
下一篇: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研究--以湖北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