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电子元件、组件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理论论文

辐射体的近场-远场变换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、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近场测量发展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近场测量的误差分析及补偿技术的发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先进测量近场测试设备(ANTF)第11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3-14页
第2章 平面近场测量基本理论第14-27页
    2.1 平面近场测量基本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平面近远场转换方法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平面波展开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平面近场测量的傅里叶变换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探头补偿原理第18-22页
    2.3 平面近场测量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采样面距离的确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采样间隔的确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可信域角的确定第25-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3章 平面近场-远场外推变换数值仿真第27-43页
    3.1 数学模型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偶极子阵列天线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偶极子天线阵列的理论远场方向图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由近远场变换所确定的偶极子天线阵远场表达式第31-32页
    3.2 模型仿真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自由空间下的模型仿真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相关仿真界面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采样间隔对结果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3.3 地面高度对AUT辐射远场影响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镜象原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计算方向性图函数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模型仿真第40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4章 平面近场测量误差分析第43-63页
    4.1 幅相测量误差的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学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仿真结果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近场幅相误差的补偿方法第46页
    4.2 有限扫描面截断误差仿真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限面截断误差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限采样面截断误差对远场影响的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截断误差仿真及补偿方法第49-52页
    4.3 探头位置误差仿真分析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扫描面位置误差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采样面探头定位误差对远场影响的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探头定位误差仿真及补偿方法第55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结论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8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维特征的典型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研究
下一篇:12位时间交织流水线ADC的设计及通道失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