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42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5-25页 |
1.2.1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工作原理 | 第15-16页 |
1.2.2 阳极室的共同原理 | 第16-21页 |
1.2.3 阴极室的多种应用可能性 | 第21-22页 |
1.2.4 基于 MFC 系统的产电应用 | 第22-25页 |
1.3 MFC 中的阳极活性菌的研究进展 | 第25-28页 |
1.3.1 阳极活性菌的研究进展 | 第25-27页 |
1.3.2 具有异化金属还原性能的阳极活性菌研究进展 | 第27-28页 |
1.4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传质阻力 | 第28-37页 |
1.4.1 MFC 内阻测定方法 | 第28-29页 |
1.4.2 MFC 中传质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9-32页 |
1.4.3 交流阻抗法在 MFC 传质阻力中的研究进展 | 第32-37页 |
1.5 MFC 中功率密度曲线回折的研究 | 第37-39页 |
1.6 MFC 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39页 |
1.7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9-40页 |
1.8 本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40-42页 |
1.8.1 课题来源 | 第40页 |
1.8.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40-41页 |
1.8.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41-42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2-53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42-46页 |
2.1.1 主要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| 第42-44页 |
2.1.2 反应器的构建 | 第44-45页 |
2.1.3 菌种来源 | 第45页 |
2.1.4 培养基的配置 | 第45-46页 |
2.2 电化学方法与技术 | 第46-47页 |
2.2.1 电压数据采集 | 第46页 |
2.2.2 线性扫描伏安法分析 | 第46页 |
2.2.3 循环伏安法分析 | 第46页 |
2.2.4 交流阻抗法分析 | 第46-47页 |
2.3 微生物学方法 | 第47-51页 |
2.3.1 阳极活性菌的富集驯化 | 第47页 |
2.3.2 阳极活性菌的分离筛选 | 第47页 |
2.3.3 阳极活性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| 第47-49页 |
2.3.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| 第49-51页 |
2.4 计算方法 | 第51-53页 |
第3章 不同温度驯化微生物菌群的 MFC 产电性能及传质研究 | 第53-74页 |
3.1 引言 | 第53-54页 |
3.2 不同温度运行下双室 MFC 产电性能 | 第54页 |
3.3 不同温度下驯化的阳极生物膜双室 MFC 内传质研究 | 第54-61页 |
3.3.1 电极特性 | 第54-57页 |
3.3.2 不同温度下驯化的产电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| 第57-61页 |
3.4 不同温度下单室 MFC 产电性能的研究 | 第61-62页 |
3.5 不同温度下驯化的阳极生物膜单室 MFC 内传质研究 | 第62-72页 |
3.5.1 电极的特性 | 第62-64页 |
3.5.2 阳极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分析 | 第64-7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4章 基于铁还原特性的阳极活性菌的分离鉴定及产电性能研究 | 第74-104页 |
4.1 引言 | 第74页 |
4.2 阳极活性菌的富集及分离筛选 | 第74-78页 |
4.2.1 阳极活性菌的富集 | 第74-75页 |
4.2.2 阳极活性菌的分离及铁还原鉴定 | 第75-78页 |
4.3 阳极活性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| 第78-99页 |
4.3.1 形态学观察 | 第78页 |
4.3.2 生理生化特性 | 第78-85页 |
4.3.3 脂肪酸鉴定 | 第85-92页 |
4.3.4 菌株 16S rDNA 分子生物学鉴定 | 第92-99页 |
4.4 纯菌株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 | 第99-103页 |
4.4.1 纯菌株构建反应器的运行情况 | 第99-101页 |
4.4.2 纯菌株构建反应器的功率输出 | 第101-10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5章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的形成及机理解析 | 第104-119页 |
5.1 引言 | 第104页 |
5.2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现象的发现及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5.2.1 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 | 第104-105页 |
5.2.2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现象的发现及分析 | 第105-106页 |
5.3 非生物因子对 MFC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现象的影响研究 | 第106-109页 |
5.3.1 搅拌对 MFC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的影响研究 | 第106-107页 |
5.3.2 底物浓度对 MFC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的影响研究 | 第107-109页 |
5.4 生物因子对 MFC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现象的影响 | 第109-111页 |
5.5 功率密度曲线回折发生的机理解析 | 第111-117页 |
5.5.1 不同电势窗口的低扫描速率循环伏安图分析 | 第111-112页 |
5.5.2 电势分布分析 | 第112-117页 |
5.6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 | 第117-118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结论 | 第119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3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139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-14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