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灵芝的分子鉴定和环境生物技术应用 | 第13-39页 |
1.1 灵芝的分类与分布 | 第14-16页 |
1.2 灵芝的鉴定 | 第16-22页 |
1.2.1 灵芝的传统鉴定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2.2 灵芝的现代鉴定方法 | 第18-22页 |
1.3 灵芝在木质素降解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| 第22-39页 |
1.3.1 木质素降解和相关酶系 | 第24-27页 |
1.3.2 灵芝中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酶 | 第27-30页 |
1.3.3 灵芝木质素修饰酶系的环境应用 | 第30-35页 |
1.3.4 灵芝木质素修饰酶系的应用前景 | 第35-39页 |
第二章 基于特异基因序列分析灵芝菌种间遗传多样性 | 第39-65页 |
2.1 引言 | 第39页 |
2.2 材料和方法 | 第39-45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39-42页 |
2.2.2 实验方法 | 第42-45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5-60页 |
2.3.1 灵芝菌种的培养 | 第45-46页 |
2.3.2 灵芝菌丝体基因组 DNA 的提取 | 第46页 |
2.3.3 灵芝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克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46-51页 |
2.3.4 灵芝细胞核核糖体 ITS1-5.8S-ITS2 的克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51-56页 |
2.3.5 灵芝 mt SSU rDNA V4-V6 区的克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56-60页 |
2.4 讨论 | 第60-65页 |
第三章 灵芝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、基因克隆、酵母表达 | 第65-106页 |
3.1 引言 | 第65-66页 |
3.2 材料和方法 | 第66-74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66-69页 |
3.2.2 实验方法 | 第69-74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4-103页 |
3.3.1 灵芝漆酶高产菌株的初步筛选 | 第74-77页 |
3.3.2 漆酶高产菌株的复筛结果 | 第77-79页 |
3.3.3 灵芝漆酶基因的克隆 | 第79-84页 |
3.3.4 灵芝漆酶cDNA序列的拼接 | 第84-86页 |
3.3.5 灵芝漆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86-99页 |
3.3.6 灵芝漆酶基因的酵母表达 | 第99-103页 |
3.4 讨论 | 第103-106页 |
第四章 灵芝锰过氧化酶基因的基因克隆与酵母表达 | 第106-126页 |
4.1 引言 | 第106-107页 |
4.2 材料和方法 | 第107-112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107-108页 |
4.2.2 实验方法 | 第108-112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112-123页 |
4.3.1 灵芝锰过氧化物酶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 | 第112-114页 |
4.3.2 灵芝锰过氧化物酶基因的编码区的性质和结构预测 | 第114-117页 |
4.3.3 灵芝锰过氧化物酶基因编码区的同源性分析 | 第117-119页 |
4.3.4 灵芝锰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进化分析 | 第119页 |
4.3.5 灵芝锰过氧化物酶基因的酵母表达 | 第119-123页 |
4.4 讨论 | 第123-126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6-131页 |
5.1 研究总结 | 第126-129页 |
5.1.1 综述了灵芝鉴定、木质素降解相关酶的研究现状及环境应用 | 第126-127页 |
5.1.2 采用灵芝特异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的研究 | 第127-128页 |
5.1.3 克隆了灵芝漆酶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| 第128页 |
5.1.4 克隆了灵芝锰过氧化物酶基因并在毕赤酵中表达 | 第128-129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129页 |
5.3 展望 | 第129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-1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2-146页 |
附录 | 第146-1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