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冻土水分迁移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3 冻融强度损伤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4 对黄土地区冬季检测水平受荷桩修正的意义 | 第19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2页 |
2 黄土高原冻融病害调查及现场测试研究 | 第22-38页 |
2.1 黄土高原概况 | 第22-23页 |
2.1.1 黄土高原气候 | 第22-23页 |
2.1.2 黄土高原地貌 | 第23页 |
2.1.3 黄土高原气象 | 第23页 |
2.3 黄土高原地区冻融病害调查研究 | 第23-30页 |
2.3.1 调研方案 | 第24页 |
2.3.2 冻融病害调研结果分析 | 第24-30页 |
2.4 冬季浅层黄土温度场和水分场现场测试研究 | 第30-36页 |
2.4.1 冬季温度场现场测试研究 | 第30-34页 |
2.4.2 冬季水分场的现场测试研究 | 第34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3 非饱和原状黄土冻融强度试验研究 | 第38-50页 |
3.1 试验方案及试验步骤 | 第38-39页 |
3.2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9-40页 |
3.3 试验结果及试验分析 | 第40-47页 |
3.3.1 冻融循环对粘聚力的影响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3.2 冻融循环对内摩擦角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3.4 原状非饱和黄土冻融循环后强度劣化模型 | 第47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4 冻结作用下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| 第50-65页 |
4.1 非饱和正冻黄土水分迁移试验研究 | 第50-60页 |
4.1.1 试验方案设计 | 第50-52页 |
4.1.2 温度场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1.3 水分场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| 第56-60页 |
4.2 非饱和已冻土水分迁移试验研究 | 第60-63页 |
4.2.1 试验方案设计 | 第60-61页 |
4.2.2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3 小结 | 第63-65页 |
5 相变界面水头的确定 | 第65-79页 |
5.1 冻结作用下水分迁移驱动力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65页 |
5.2 水分迁移的数值计算方法 | 第65-69页 |
5.3 温度场数值计算方法 | 第69-72页 |
5.4 相变界面水头的确定 | 第72-7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6 黄土地区工程冻融病害分析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| 第79-101页 |
6.1 模拟自然条件下浅层黄土冬季温度场数值计算方法 | 第79-84页 |
6.2 模拟自然条件下浅层黄土水分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| 第84-86页 |
6.3 黄土地区冻融剥落稳定计算分析 | 第86-89页 |
6.4 黄土地区冬季检测桩水平承载力的修正 | 第89-99页 |
6.4.1 黄土地区冬季检测桩水平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| 第89页 |
6.4.2 地表硬层对水平受荷桩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| 第89-91页 |
6.4.3 检测桩水平承载力的修正 | 第91-99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99-101页 |
7 结论 | 第101-104页 |
7.1 结论 | 第101-102页 |
7.2 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8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18-11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