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4页 |
目录 | 第15-20页 |
表目录 | 第20-21页 |
图目录 | 第21-2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2-4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22-31页 |
1.1.1 信息技术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1.2 XBRL 的应用发展进程 | 第23-28页 |
1.1.3 XBRL 的技术更新过程 | 第28-30页 |
1.1.4 XBRL 报告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1.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31-34页 |
1.2.1 XBRL 报告机制 | 第31-32页 |
1.2.2 XBRL 财务报告 | 第32-33页 |
1.2.3 XBRL 会计账簿 | 第33-34页 |
1.2.4 XBRL 报告信息链 | 第34页 |
1.3 研究问题及意义 | 第34-37页 |
1.3.1 研究问题 | 第34-36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36-37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37-40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37-4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40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二章 文献述评 | 第42-60页 |
2.1 XBRL 价值优势与技术采纳研究 | 第42-50页 |
2.1.1 XBRL 价值优势研究 | 第42-46页 |
2.1.2 XBRL 技术采纳研究 | 第46-50页 |
2.2 XBRL 分类标准相关研究 | 第50-55页 |
2.2.1 分类标准的制定 | 第50-52页 |
2.2.2 分类标准的合规性 | 第52页 |
2.2.3 分类标准的扩展 | 第52-53页 |
2.2.4 分类标准的评价 | 第53-55页 |
2.3 XBRL 数据集成 | 第55-57页 |
2.3.1 XBRL 报告信息链 | 第55-56页 |
2.3.2 XBRL 本体 | 第56-57页 |
2.4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| 第57-58页 |
2.4.1 XBRL 技术采纳的评价 | 第57-58页 |
2.4.2 XBRL 标准改进的评价 | 第58页 |
2.4.3 XBRL 数据集成的评价 | 第5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三章 基于 XBRL 标准的报告信息链构建与分析 | 第60-88页 |
3.1 XBRL 报告信息链的理论基础 | 第60-64页 |
3.1.1 财务报告供应链与 XBRL 报告信息链 | 第60-62页 |
3.1.2 财务信息元素理论 | 第62-64页 |
3.2 XBRL 分类标准的创建流程与模式 | 第64-74页 |
3.2.1 XBRL 分类标准的创建流程 | 第64-65页 |
3.2.2 现行 XBRL 创建模式的比较分析 | 第65-69页 |
3.2.3 关于具体 XBRL 创建模式选择的思考 | 第69-74页 |
3.3 构建 XBRL 报告信息链框架 | 第74-79页 |
3.3.1 XBRL 会计账簿层级 | 第74-77页 |
3.3.2 XBRL 财务报告层级 | 第77-79页 |
3.4 XBRL 报告信息链采纳的技术因素分析 | 第79-86页 |
3.4.1 XBRL 技术采纳的一般分析 | 第79-83页 |
3.4.2 影响 XBRL 报告信息链采纳的技术因素 | 第83-8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四章 XBRL 账簿分类标准的改进研究 | 第88-112页 |
4.1 问题提出:中国能否直接采用国际 XBRL 账簿分类标准 | 第88-90页 |
4.2 XBRL 账簿分类标准适应性评价方法 | 第90-94页 |
4.2.1 元数据映射方法 | 第90-91页 |
4.2.2 匹配对象 | 第91-92页 |
4.2.3 评价指标 | 第92-94页 |
4.3 XBRL 账簿分类标准适应性评价 | 第94-99页 |
4.3.1 匹配规则 | 第94-95页 |
4.3.2 匹配结果 | 第95-96页 |
4.3.3 数据转换角度的适应性评价 | 第96-98页 |
4.3.4 标准之间的比较分析 | 第98-99页 |
4.4 开发中国 XBRL 账簿分类标准的思路分析 | 第99-103页 |
4.4.1 开发中国 XBRL 账簿分类标准的三种思路 | 第100-102页 |
4.4.2 综合比较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4.5 中国 XBRL 账簿分类标准的初步设计与制定 | 第103-109页 |
4.5.1 中国账簿分类标准的初步依据 | 第103-104页 |
4.5.2 设计中国账簿分类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 | 第104-105页 |
4.5.3 构建分类标准元素的提取原则 | 第105-106页 |
4.5.4 中国 XBRL 账簿分类标准的构建尝试及草稿 | 第106-10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109-112页 |
第五章 XBRL 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改进研究 | 第112-132页 |
5.1 问题提出:是否存在更为有效的行业分类标准扩展方式 | 第112-113页 |
5.2 研究设计 | 第113-117页 |
5.2.1 研究对象 | 第113-114页 |
5.2.2 研究样本 | 第114-115页 |
5.2.3 研究方法 | 第115-117页 |
5.3 财务信息披露实证结果 | 第117-126页 |
5.3.1 元素统计原则 | 第117-120页 |
5.3.2 描述统计结果 | 第120-122页 |
5.3.3 行业间差异的检验 | 第122-126页 |
5.4 行业聚类分析 | 第126-129页 |
5.4.1 系统聚类方法 | 第126-127页 |
5.4.2 系统聚类结果 | 第127-128页 |
5.4.3 聚类结果分析 | 第128-12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29-132页 |
第六章 XBRL 数据集成的理论研究 | 第132-144页 |
6.1 引言 | 第132页 |
6.2 XBRL 数据的分散现状 | 第132-137页 |
6.2.1 会计账簿与 XBRL 财务报告的割裂 | 第132-135页 |
6.2.2 XBRL 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分散 | 第135-137页 |
6.3 XBRL 数据集成的理论基础 | 第137-140页 |
6.3.1 数据集成理论 | 第137-138页 |
6.3.2 XML 技术与本体论 | 第138-140页 |
6.4 XBRL 数据集成框架 | 第140-142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42-144页 |
第七章 XBRL 数据集成的应用研究 | 第144-166页 |
7.1 引言 | 第144页 |
7.2 XBRL 会计账簿与 XBRL 财务报告的数据集成 | 第144-153页 |
7.2.1 会计账簿与财务报告的连接模块 | 第144-146页 |
7.2.2 会计账簿到财务报告的数据集成示例 | 第146-153页 |
7.3 XBRL 财务报告的数据集成 | 第153-165页 |
7.3.1 基于领域本体的 XBRL 财务报告集成模型 | 第153-156页 |
7.3.2 XBRL 财务报告的集成案例 | 第156-165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65-166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66-170页 |
8.1 主要结论 | 第166-167页 |
8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67-168页 |
8.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| 第168-1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0-176页 |
附录1 中国 XBRL 账簿分类标准元素清单(草稿) | 第176-184页 |
附录2 XBRL 代码——XBRL 试算平衡表实例 | 第184-189页 |
附录3 XBRL 财务报告集成采用的报告项目列表 | 第189-190页 |
附录4 东风汽车上交所 XBRL 报告实例(货币资金部分) | 第190-192页 |
附录5 东风汽车财政部 XBRL 转换实例(货币资金部分) | 第192-19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科研情况 | 第197-198页 |
致谢 | 第198-1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