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20页 |
1.0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0.1 选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0.2 选题依据 | 第10页 |
1.0.3 选题目的 | 第10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1 盐渍化监测 | 第12-16页 |
1.2.2 多元数据融合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3.3 可行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1.3.4 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盐渍化监测遥感建模基本理论及原理 | 第20-43页 |
2.1 雷达遥感基本原理 | 第20-38页 |
2.1.1 雷达遥感的基本过程 | 第20-25页 |
2.1.2 RADARSET-2成像系统介绍 | 第25-29页 |
2.1.3 盐渍化土壤地表散射特征 | 第29-31页 |
2.1.4 植被覆盖地表散射特征 | 第31-32页 |
2.1.5 地表微波散射模型介绍 | 第32-38页 |
2.2 土壤电导率定量反演基本理论 | 第38-42页 |
2.2.1 电磁感应仪EM38基本原理 | 第38-40页 |
2.2.2 盐渍化土壤光谱特征分析 | 第40-41页 |
2.2.3 盐生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| 第41-4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资料 | 第43-69页 |
3.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| 第43-46页 |
3.1.1 地理位置 | 第43页 |
3.1.2 地形地貌 | 第43-44页 |
3.1.3 气候 | 第44页 |
3.1.4 水文 | 第44-45页 |
3.1.5 土壤和植被 | 第45页 |
3.1.6 人文环境概况 | 第45-46页 |
3.2 研究区土壤盐渍化成因及现状 | 第46页 |
3.3 数据获取 | 第46-68页 |
3.3.1 野外考察及实测数据 | 第46-51页 |
3.3.2 雷达遥感数据 | 第51-56页 |
3.3.3 研究区Radarsat-2影像预处理 | 第56-60页 |
3.3.4 光学遥感数据 | 第60-65页 |
3.3.5 研究区Landsat-8影像预处理 | 第65-6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四章 研究区土壤水分反演 | 第69-76页 |
4.1 植被散射模型的选择 | 第69页 |
4.2 Water-cloud模型参数确定 | 第69-70页 |
4.3 研究区地表后向散射系数计算 | 第70-72页 |
4.4 研究区土壤水分反演 | 第72-74页 |
4.5 精度评价 | 第74-7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五章 土壤电导率遥感反演 | 第76-83页 |
5.1 归—化植被指数与裸地-植被综合光谱响应指数 | 第76-77页 |
5.1.1 归—化植被指数 | 第76页 |
5.1.2 裸地-植被综合光谱响应指数 | 第76-77页 |
5.2 土壤电导率与综合光谱响应指数研究 | 第77-79页 |
5.2.1 土壤电导率EC_V与EC_H相关性分析 | 第77-78页 |
5.2.2 土壤电导率与综合光谱响应指数相关性分析 | 第78-79页 |
5.3 研究区土壤电导率遥感反演模型构建 | 第79-81页 |
5.3.1 土壤电导率反演模型 | 第79页 |
5.3.2 综合光谱响应指数计算 | 第79-80页 |
5.3.3 研究区土壤电导率遥感反演 | 第80-81页 |
5.4 精度评价 | 第81-8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六章 盐渍化监测协同反演模型构建 | 第83-87页 |
6.1 基于多元回归的盐渍化监测遥感与近感协同反演模型构建 | 第83-84页 |
6.2 模型精度检验 | 第84-85页 |
6.2.1 利用实测值进行检验 | 第84页 |
6.2.2 利用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进行检验 | 第84-85页 |
6.3 结果与分析 | 第85-86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90页 |
7.1 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 | 第87-88页 |
7.2 创新之处 | 第88页 |
7.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10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100页 |
主持的科研项目 | 第100页 |
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00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