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在催化CO还原NO反应中性能的基础研究

论文主要贡献第5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4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机动车尾气污染概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第15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5-35页
    1.3 论文选题意义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选题意义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内容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论文创新点第36-3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8-45页
第二章 CO预处理对铜基催化剂(CuO/M_xO_y/γ-Al_2O_3,M=V,Mn,Fe,Co,Ni,Zn)催化NO+CO反应的低温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第45-6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催化剂的制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催化剂的表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7-48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8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催化剂的XRD结果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铜物种在CO气体处理前后的价态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CO处理前后催化剂的H_2-TPR结果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NO转化率和N_2选择性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NO和CO原位红外光谱结果第61-64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64-6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6-69页
第三章 CeO_2助剂的分散度对CuO/γ-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、还原、吸附和催化还原NO的影响第69-8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9-71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催化剂的制备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催化剂的表征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72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体积比的醋酸与水混合液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(XRD,TEM,H_2-TPR,XPS,In situ DRIFTS)第73-80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80-8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1-83页
第四章 CeO_2助剂添加顺序对CuO/γ-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、吸附和催化还原NO活性的影响第83-10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3-84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催化剂的制备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催化剂的表征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86页
    4.3 结果和讨论第86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eO_2助剂添加方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催化剂的结构的表征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催化剂表面物种性质第90-96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96-9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8-101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-102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101页
    5.2 工作展望第101-102页
作者简介第10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第102-103页
致谢第103-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核壳结构Y/Beta复合分子筛合成、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
下一篇:渭干河—库车河三角绿洲土壤盐渍化遥感与近感协同监测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