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人水下航行器的目标占位自主决策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20页 |
1.2.1 国外UUV及反潜作业研究现状 | 第11-19页 |
1.2.2 国内UUV及反潜作业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UUV反潜平台的指控系统研究及其反潜设计 | 第23-30页 |
2.1 引言 | 第23页 |
2.2 潜艇指控系统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2.1 潜艇指控系统结构 | 第24-25页 |
2.2.2 基于实体的指控过程仿真建模流程 | 第25页 |
2.3 无人作战平台的指控技术研究 | 第25-29页 |
2.3.1 无人作战平台指控工作原理 | 第25-26页 |
2.3.2 UCV的自主行为决策控制框架 | 第26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UUV数学建模与模型验证 | 第30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坐标系建立与转换 | 第30-31页 |
3.2.1 坐标系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3.2.2 坐标系的转换 | 第31页 |
3.3 UUV数学模型的构建 | 第31-33页 |
3.3.1 推进器的转速与推力的转化关系 | 第31-32页 |
3.3.2 UUV水平面运动模型的构建 | 第32-33页 |
3.4 UUV数学模型仿真验证 | 第33-41页 |
3.4.1 无海流情况下UUV数学模型仿真 | 第33-37页 |
3.4.2 海流干扰情况下的仿真 | 第37-41页 |
3.5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UUV占位运动规划研究 | 第43-58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 反潜平台的可攻性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2.1 鱼雷射击概率圆 | 第43-44页 |
4.2.2 鱼雷最小允许射程圆 | 第44-45页 |
4.2.3 鱼雷攻击的可攻区域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3 计算目标运动要素 | 第47-49页 |
4.4 直进射击阵位方案 | 第49-51页 |
4.5 鱼雷攻击方案中射击有利扇区和不利扇区分析 | 第51-54页 |
4.6 鱼雷武器系统信息组织方式和控制流程 | 第54-55页 |
4.7 平台反鱼雷主要技术措施 | 第55-57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UUV武器平台参数决策与装订 | 第58-74页 |
5.1 引言 | 第58页 |
5.2 鱼雷的航行姿态与受力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3 无人水下航行器发射武器的初始弹道分析 | 第60-73页 |
5.3.1 鱼雷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| 第60-69页 |
5.3.2 不同发射参数下鱼雷初始弹道的仿真 | 第69-7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6章 UUV目标占位自主决策行为仿真 | 第74-83页 |
6.1 引言 | 第74页 |
6.2 UUV占位规划仿真设计 | 第74-77页 |
6.2.1 UUV平台实施反潜作业流程 | 第74-75页 |
6.2.2 仿真程序主要组成部分 | 第75-77页 |
6.3 仿真界面程序实现及结果分析 | 第77-8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结论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