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2.1 地理教师TPACK相关概念 | 第18-20页 |
2.1.1 TPACK的内涵 | 第18页 |
2.1.2 地理教师TPACK构成要素及内涵 | 第18-20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2.2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 社会学习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3 教师专业发展 | 第22页 |
3 高中地理教师TPACK水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| 第22-48页 |
3.1 高中地理教师TPACK水平调查研究 | 第22-38页 |
3.1.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| 第22-24页 |
3.1.2 调查问卷结果 | 第24-38页 |
3.2 高中地理教师TPACK水平课堂观察研究 | 第38-47页 |
3.2.1 观察对象基本信息 | 第38-39页 |
3.2.2 高中地理教师TPACK水平观察记录表 | 第39-40页 |
3.2.3 高中地理教师课堂观察个案分析 | 第40-47页 |
3.3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3.1 存在问题 | 第47页 |
3.3.2 原因分析 | 第47-48页 |
4 高中地理教师TPACK水平发展策略 | 第48-55页 |
4.1 教师自身方面 | 第48-54页 |
4.1.1 更新地理教学理念,内化TPACK标准 | 第48-49页 |
4.1.2 加强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 | 第49页 |
4.1.3 加强基于TPACK理论的地理教学实践 | 第49-54页 |
4.2 学校方面 | 第54-55页 |
4.2.1 加快信息化建设,构建利于地理教师发展的资源环境 | 第54-55页 |
4.2.2 加强对地理教师的TPACK技能培训 | 第55页 |
5 提升高中地理教师TPACK水平的效果研究 | 第55-61页 |
5.1 实验目的 | 第56页 |
5.2 研究对象 | 第56-58页 |
5.3 实验变量设计 | 第58页 |
5.4 实验过程 | 第58页 |
5.5 研究结果分析 | 第58-61页 |
5.5.1 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5.2 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比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6 实验结论 | 第61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