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

无线卫星通信协议盲识别的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6页
    1.1 无线卫星通信协议介绍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DVB-S协议介绍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DVB-S2协议介绍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DVB-RCS协议介绍第17-18页
    1.2 协议盲识别技术现状第18-22页
    1.3 信道编码盲识别技术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扰码盲识别技术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技术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卷积码盲识别技术现状第24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贡献及章节安排第24-26页
第二章 协议报文结构盲识别第26-35页
    2.1 协议报文结构盲识别介绍第26-27页
    2.2 一种基于遗传学算法的协议结构盲识别方法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算法原理及步骤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结果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 无线卫星通信协议类型的识别方法第35-53页
    3.1 协议类型识别思路第35页
    3.2 协议特征归类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DVB-S协议特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DVB-S2协议特征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DVB-RCS协议特征第41-44页
    3.3 协议特征规则库设计第44-47页
    3.4 DVB-S协议和DVB-S2协议识别第47-48页
    3.5 DVB-RCS协议识别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基于前向链路信令的DVB-RCS协议识别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于流量特征的的DVB-RCS协议识别第49-5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 无线卫星通信协议参数的盲识别第53-71页
    4.1 扰码盲识别介绍第53页
    4.2 常用扰码盲识别方法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采用快速相关攻击算法的扰码盲识别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采用组合枚举算法的扰码盲识别第58-60页
    4.3 一种快速准确的伪随机扰码盲识别方法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算法流程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算法实现过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测试结果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测试结果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4.4 扰码盲识别方法对比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-72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71页
    5.2 工作展望第71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攻硕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功率条件下传输线无源互调技术研究
下一篇:纳米级MOSFETs的3D TCAD建模与结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