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电设备、电信设备论文--馈线设备(传输线和波导)论文--传输线、长线论文

大功率条件下传输线无源互调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无源互调效应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安排第13-15页
第二章 无源互调非线性理论第15-2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5页
    2.2 无源互调效应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无源互调产物的一般特性分析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无源互调产物与有源互调产物区别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无源互调的表达方式第18-20页
    2.3 无源非线性的分类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材料非线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接触非线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工艺非线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几种常见的无源非线性机理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4 减小无源互调效应的措施第23-24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传输线无源互调理论研究第25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5页
    3.2 传输线无源互调源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3.3 传输线非线性理论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3.4 自热非线性效应分析第31-41页
    3.5 无源互调测试方案的介绍和制定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正向互调的测量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反射互调的测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测试方案的制定第45-47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 带状线采样器件的设计第48-6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页
    4.2 超宽带带状线的仿真与设计第48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带状线理论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带状线的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带状线到APC-7 过渡设计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带状线的制作与测试第57-58页
    4.3 探针移动平台的设计与制作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同轴耦合探针的应用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移动平台的设计第62-63页
    4.4 采样平台的装配第63-6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64-65页
第五章 测试系统的组建第65-6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5页
    5.2 测试系统的集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频谱分析仪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信号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放大器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带状线采样器件第67页
    5.3 测试系统的组建和调试第67-68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8-69页
第六章 测试结果和分析第69-75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69页
    6.2 三阶交调分量测试结果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小功率测试结果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大功率测试结果第70-72页
    6.3 谐波测试结果第72-74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七章 结论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0页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-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802.11a协议的OFDM通信系统的发射端设计及硬件实现
下一篇:无线卫星通信协议盲识别的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