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现状与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4.1 国外乳制品企业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.2 国内乳制品企业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.3 新疆乳制品企业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.4 乳制品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5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思路架构 | 第18-20页 |
1.6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企业质量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脉络 | 第21-35页 |
2.1 质量竞争力理论的诞生 | 第21-24页 |
2.1.1 竞争力理论发展脉络 | 第21-23页 |
2.1.2 质量与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 | 第23页 |
2.1.3 质量竞争力理论的提出 | 第23-24页 |
2.2 企业质量竞争力概念 | 第24-27页 |
2.2.1 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含义 | 第24-26页 |
2.2.2 企业质量竞争力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2.3 企业质量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 | 第27-32页 |
2.3.1 国外企业质量竞争力理论研究 | 第27-30页 |
2.3.2 国内企业质量竞争力理论研究 | 第30-32页 |
2.4 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| 第32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新疆乳制品企业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5-45页 |
3.1 当前新疆乳制品发展概况 | 第35-38页 |
3.1.1 优越的自然资源 | 第35页 |
3.1.2 悠久的发展历史 | 第35-36页 |
3.1.3 独特的区位优势 | 第36页 |
3.1.4 新疆乳制品企业存在问题 | 第36-38页 |
3.2 构建指标体系原则 | 第38-39页 |
3.3 新疆乳制品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标的设计 | 第39-41页 |
3.3.1 二级指标的涵义 | 第40页 |
3.3.2 三级指标的涵义 | 第40-41页 |
3.4 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| 第41-43页 |
3.5 研究方法的选取 | 第43-4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疆乳制品企业质量竞争力综合评价 | 第45-66页 |
4.1 因子分析法原理及模型 | 第45-46页 |
4.2 因子分析法计算步骤 | 第46-48页 |
4.3 针对新疆乳制品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因子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3.1 数据标准化 | 第48页 |
4.3.2 信度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3.3 效度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.4 因子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4 指标综合得分排名 | 第52-60页 |
4.4.1 乳制品企业质量水平得分排名 | 第53-56页 |
4.4.2 乳制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排名 | 第56-58页 |
4.4.3 新疆乳制品企业综合得分排名 | 第58-60页 |
4.5 搭建象限梯度划分模式深入分析 | 第60-65页 |
4.5.1 四象限坐标图 | 第61页 |
4.5.2 梯度分层 | 第61-63页 |
4.5.3 中心点的确定 | 第63页 |
4.5.4 象限梯度划分 | 第63-6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新疆乳制品企业质量竞争力提升研究 | 第66-72页 |
5.1 新疆乳制品企业质量竞争力薄弱原因 | 第66-67页 |
5.2 新疆乳制品企业提升质量竞争力的着力点 | 第67-71页 |
5.2.1 加强政策引导,大力扶持奶源建设 | 第67-68页 |
5.2.2 将原有传统奶源分散状态转变为集约化管理 | 第68-69页 |
5.2.3 企业整合资源,规模化发展 | 第69页 |
5.2.4 鼓励新疆特色奶源融入整体乳制品产业发展 | 第69-70页 |
5.2.5 加强乳制品质量监管,提高质量文化 | 第70-71页 |
5.2.6 发挥企业自身主观能动性,为乳制品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| 第7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结论 | 第72页 |
6.2 展望 | 第72-74页 |
附表 | 第74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
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