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一、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及主持人研究 | 第9-11页 |
二、 主持人品牌研究 | 第11页 |
三、 主持人形象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一、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二、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五节 课题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一、 课题研究的理论创新 | 第15页 |
二、 课题研究的方法创新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综艺娱乐节目及其主持人品牌形象概述 | 第16-29页 |
第一节 综艺娱乐节目概况 | 第16-22页 |
一、 分类 | 第16-20页 |
二、 综艺娱乐节目品牌要素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形象和品牌的内涵及关系 | 第22-26页 |
一、 品牌 | 第22-23页 |
二、 形象 | 第23-24页 |
三、 形象与品牌的关系 | 第24页 |
四、 主持人的品牌形象 | 第24-26页 |
第三节 当代我国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形象的特点 | 第26-29页 |
一、 复合性特点 | 第26页 |
二、 多样性特点 | 第26-27页 |
三、 真实性特点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当代我国综艺娱乐节目优秀主持人品牌形象塑造案例分析 | 第29-42页 |
第一节 优秀综艺娱乐主持人个性形象的塑造 | 第29-34页 |
一、 对个性形象的理解和解读 | 第29-30页 |
二、 周立波个性形象的塑造 | 第30-32页 |
三、 主持人团队中主持人个体的个性塑造 | 第32-34页 |
(一)有声语言个性化塑造 | 第33页 |
(二)体态语言个性化塑造 | 第33-34页 |
(三)思维方式个性化塑造 | 第34页 |
第二节 优秀综艺娱乐主持人品牌形象的塑造 | 第34-39页 |
一、 单口主持模式下塑造的优秀综艺娱乐主持人的品牌形象 | 第34-36页 |
二、 综艺娱乐节目新主持模式中主持人团队品牌形象的塑造 | 第36-39页 |
第三节 我国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上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2页 |
一、 形式大于内容 | 第39-40页 |
二、 对个性塑造的“表面化”“肤浅化”“模仿化” | 第40页 |
三、 审美价值和内涵的缺失 | 第40-41页 |
四、 形象塑造中自然元素的流失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内在原型对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形象塑造的影响 | 第42-62页 |
第一节 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内在原型分析 | 第42-58页 |
一、 原型理论 | 第42-44页 |
二、 运用原型理论对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内在特质进行分析 | 第44-58页 |
第二节 有效的利用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内在原型对品牌形象进行塑造 | 第58-62页 |
一、 主持人发觉自身的原型特点并利用自身原型特点进行自我塑造 | 第58-59页 |
二、 针对观众的需求运用原型理论培育主持人品牌并对其进行管理 | 第59-62页 |
第五章 外在形式对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形象塑造的影响 | 第62-67页 |
第一节 符号和象征 | 第62页 |
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的命名 | 第62-63页 |
第三节 外貌的装饰 | 第63-64页 |
第四节 声音的处理 | 第64页 |
第五节 表演 | 第64-65页 |
第六节 内外的统一 | 第65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