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2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| 第16-18页 |
2.1 城镇化本质的探讨 | 第16页 |
2.2 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选取 | 第16-18页 |
3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与分析 | 第18-36页 |
3.1 城镇化质量界定 | 第18页 |
3.2 城镇化质量测度的数理分析方法探讨 | 第18-20页 |
3.2.1 数学方法选择 | 第18-19页 |
3.2.2 层次分析法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| 第19-20页 |
3.3 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0-23页 |
3.3.1 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| 第20-21页 |
3.3.2 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权重确定 | 第21-23页 |
3.4 研究区域和数据标准化 | 第23-25页 |
3.4.1 研究区域 | 第23-24页 |
3.4.2 数据来源 | 第24页 |
3.4.3 数据标准化 | 第24-25页 |
3.5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概况 | 第25页 |
3.6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分析 | 第25-32页 |
3.6.1 基于市域尺度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6.2 基于县域尺度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分析 | 第27-32页 |
3.7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空间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7.1 四大地区城镇化质量空间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7.2 县域尺度城镇化质量空间分析 | 第35-36页 |
4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分析 | 第36-49页 |
4.1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的涵义 | 第36页 |
4.2 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现状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3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象限图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3.1 象限图法基本解析 | 第38-39页 |
4.3.2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象限图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4 山东省综合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分析 | 第40-45页 |
4.4.1 综合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关系分类 | 第40-43页 |
4.4.2 综合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的空间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5 分维度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协调性分析 | 第45-49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49-51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