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8页 |
一、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| 第7-11页 |
二、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1-17页 |
三、研究目标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形成渊源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一、社会状况及家庭影响 | 第18-19页 |
二、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 | 第19-20页 |
三、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| 第22-47页 |
一、论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| 第22-23页 |
(一) 特殊雕塑家的需要 | 第22-23页 |
(二) 创造真正人的需要 | 第23页 |
二、论教师教育的内容 | 第23-32页 |
(一) 专业情意 | 第24-27页 |
(二) 专业知识 | 第27-29页 |
(三) 专业能力 | 第29-32页 |
三、论教师教育的途径 | 第32-41页 |
(一) 职前师范学校的培训 | 第32-33页 |
(二) 职后校长的带头领导 | 第33-35页 |
(三) 教师的自我继续教育 | 第35-37页 |
(四) 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| 第37-39页 |
(五) 利用大自然及校园环境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四、论教师教育的基本原则 | 第41-44页 |
(一) 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原则 | 第41-42页 |
(二) 专一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| 第42页 |
(三) 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| 第42-43页 |
(四) 开放性和自由性的原则 | 第43-44页 |
五、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的特点 | 第44-47页 |
(一) 内容的完整全面 | 第45页 |
(二) 思想的精辟独创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苏联教师教育发展的贡献 | 第47-52页 |
一、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苏联教师教育发展的理论贡献 | 第47-49页 |
(一) 充实师德教育理论 | 第47-48页 |
(二) 丰富集体教育理论 | 第48-49页 |
二、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苏联教师教育发展的实践贡献 | 第49-52页 |
(一) 关注语言的教育力量 | 第49页 |
(二) 实事求是的教育研究 | 第49-50页 |
(三) 突出劳动技能的要求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| 第52-59页 |
一、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的理论影响 | 第52-53页 |
二、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实践影响 | 第53-54页 |
三、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| 第54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