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2-19页 |
1.1 水稻粒形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水稻粒形的评价标准 | 第13-14页 |
1.3 水稻粒形的遗传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粒长的遗传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1.3.2 粒宽的遗传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3.3 粒厚的遗传研究进展 | 第16页 |
1.3.4 长宽比的遗传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4 千粒重的遗传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1 材料 | 第19页 |
2.2 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2.1 种植和杂交 | 第19页 |
2.2.2 测定指标 | 第19-20页 |
2.2.3 数据分析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4页 |
3.1 亲本及F_1代籽粒性状的表现 | 第21-22页 |
3.2 F_2、F_3代粒形性状表达分布及遗传分析 | 第22-30页 |
3.2.1 3IC122/小粒稻F_2、F_3代粒形性状表达分布及遗传分析 | 第22-26页 |
3.2.2 小粒稻/31C122 F_2、F_3代粒形性状表达分布及遗传分析 | 第26-30页 |
3.3 F2、F_3代籽粒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4 两个组合粒形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34-39页 |
4.1 讨论 | 第34-37页 |
4.1.1 水稻籽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1.2 水稻籽粒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2 结论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