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CONTENTS | 第6-8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| 第11-13页 |
| 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(二) 研究问题 | 第12-13页 |
| 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| (二) 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8页 |
| (一) 研究方式 | 第14页 |
| (二) 研究对象 | 第14-15页 |
| (三) 资料收集 | 第15-16页 |
| (四) 资料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(五) 方法反思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视角 | 第18-26页 |
| 一、主要的研究专题及观点 | 第18-22页 |
| (一) 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必要性 | 第18页 |
| (二) 社区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(三) 社区垃圾分类问题的解决途径 | 第19-20页 |
| (四) 社区垃圾分类经验研究 | 第20-22页 |
| 二、研究评述 | 第22-23页 |
| 三、分析视角 | 第23-26页 |
| (一) 社区发展的观点 | 第23-24页 |
| (二) 社区参与的观点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D社区环境保护实践过程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状况 | 第26-35页 |
| 一、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 | 第26-27页 |
| 二、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| 第27-31页 |
| (一) 前期普及阶段 | 第28-29页 |
| (二) 中期实施阶段 | 第29-30页 |
| (三) 后期跟进阶段 | 第30-31页 |
| 三、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 | 第31-35页 |
|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| 第35-43页 |
| 一、部分实务设计脱离居民的实际需要 | 第35-36页 |
| 二、工作者对居民内部的分化缺乏关注 | 第36-38页 |
| 三、居民与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互动 | 第38-40页 |
| 四、维护社区参与的监督管理制度缺失 | 第40-41页 |
| 五、社区居民参与实践的组织模式单一 | 第41-43页 |
|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| 第43-48页 |
| 一、结合社区的实际状况开展实务 | 第43-44页 |
| 二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 | 第44-45页 |
| 三、增进居民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 | 第45-46页 |
| 四、建立健全配套的监督管理制度 | 第46-47页 |
| 五、实现组织参与模式多样化发展 | 第47-48页 |
| 第六章 结语 | 第48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附表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