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接触网维修策略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1.2 接触网维修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3 RCM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1.4 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| 第15-29页 |
| 2.1 RCM思想的形成过程 | 第15-16页 |
| 2.2 RCM原理及分析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2.3 基于RCM的接触网维修策略举例 | 第17-27页 |
| 2.3.1 接触网故障树的建立 | 第18-19页 |
| 2.3.2 接触网设备FMECA表格的建立 | 第19-23页 |
| 2.3.3 接触网设备故障类型、后果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2.3.4 接触网维修逻辑决策图的制定 | 第25-27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| 第3章 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| 第29-46页 |
| 3.1 基本可靠性指标 | 第29-32页 |
| 3.2 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| 第32-34页 |
| 3.3 接触网系统故障树分析 | 第34-45页 |
| 3.3.1 接触网故障树模型建立 | 第35-40页 |
| 3.3.2 故障树分析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3.3.3 算例分析 | 第41-45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4章 接触网设备维修周期的确定 | 第46-72页 |
| 4.1 接触网系统剩余寿命估计 | 第46-56页 |
| 4.1.1 寿命分布类型 | 第46-53页 |
| 4.1.2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接触网设备寿命估计 | 第53-56页 |
| 4.2 基本维修策略 | 第56-58页 |
| 4.3 预防性维修周期计算模型 | 第58-64页 |
| 4.3.1 维修模式的改进 | 第59-60页 |
| 4.3.2 预防维修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60-64页 |
| 4.4 维修优化模型的求解 | 第64-71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|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