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1-14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1.2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2.3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3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24页 |
2.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2.2 信用评级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3 信用等级划分 | 第20-21页 |
2.4 文献评述 | 第21页 |
2.5 现有研究不足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科技型创业企业界定及特点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1 科技型创业企业界定 | 第24-25页 |
3.2 科技型创业企业特点分析 | 第25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我国信用评级实践状况分析 | 第28-32页 |
4.1 信贷机构(商业银行) | 第28页 |
4.2 我国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 | 第28-31页 |
4.2.1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| 第28-29页 |
4.2.2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| 第29-31页 |
4.3 信用评级评价主体分析 | 第3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五章 科技型创业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2-45页 |
5.1 信用评级理论基础 | 第32-33页 |
5.1.1 信用评级概念 | 第32页 |
5.1.2 信用评级作用 | 第32-33页 |
5.2 科技型创业企业信用评级过程 | 第33-36页 |
5.2.1 信用评级资格预审阶段 | 第33-35页 |
5.2.2 信用评级阶段 | 第35-36页 |
5.3 科技型创业企业信用评级资格预审阶段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6-37页 |
5.4 科技型创业企业信用评级阶段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7-44页 |
5.4.1 信用评级阶段指标预选 | 第37页 |
5.4.2 采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确立最终指标体系 | 第37-4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科技型创业企业信用评级方法选择 | 第45-56页 |
6.1 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组合评级法简介 | 第45页 |
6.2 科技型创业企业信用评级指标权重的确立 | 第45-51页 |
6.2.1 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的步骤 | 第45-47页 |
6.2.2 YAAHP软件介绍 | 第47-48页 |
6.2.3 权重结果输出 | 第48-51页 |
6.3 构建模糊多层次信用评级模型 | 第51-5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七章 案例研究 | 第56-68页 |
7.1 案例选取 | 第56页 |
7.2 案例一A公司信用评级 | 第56-61页 |
7.2.1 企业基本概况 | 第56-57页 |
7.2.2 企业信用评级过程 | 第57-61页 |
7.2.3 企业信用评级结果分析及建议 | 第61页 |
7.3 案例二B公司信用评级 | 第61-67页 |
7.3.1 企业基本概况 | 第61-62页 |
7.3.2 企业信用评级过程 | 第62-66页 |
7.3.3 企业信用评级结果分析及建议 | 第66-6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8.1 主要结论 | 第68-69页 |
8.2 不足及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4-75页 |
附录 | 第75-86页 |
附录A 关于科技型创业企业信用评级指标选取的调查问卷 | 第75-79页 |
附录B 影响科技型创业企业信用评级指标的调查问卷 | 第79-84页 |
附录C 企业信用评级各指标评价表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