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3页 |
1.1 物理层安全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2 OFDMA网络概述 | 第14-17页 |
1.2.1 OFDMA特点简介 | 第15-16页 |
1.2.2 OFDMA调度器简介 | 第16-17页 |
1.2.3 OFDMA网络调度的关键因素 | 第17页 |
1.3 本文工作、研究难点与意义 | 第17-19页 |
1.3.1 本文工作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难点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现状及相关工作 | 第19-21页 |
1.5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李雅普诺夫优化方法介绍 | 第23-29页 |
2.1 李雅普诺夫优化方法简介 | 第23-24页 |
2.2 基本排队模型介绍 | 第24页 |
2.3 稳定性定理 | 第24-25页 |
2.4 李雅普诺夫优化定理 | 第25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安全的OFDMA网络跨层调度算法 | 第29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系统模型 | 第29-33页 |
3.2.1 基本模型 | 第29-30页 |
3.2.2 功率消耗 | 第30-31页 |
3.2.3 安全传输模型 | 第31-32页 |
3.2.4 流量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3 问题描述 | 第33-34页 |
3.4 跨层控制算法FCRA | 第34-37页 |
3.4.1 网络层流量控制算法 | 第34-35页 |
3.4.2 资源分配算法 | 第35-37页 |
3.5 算法性能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6 仿真结果 | 第41-43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有时延及安全限制的OFDMA网络资源调度 | 第45-63页 |
4.1 引言 | 第45页 |
4.2 系统模型 | 第45-48页 |
4.2.1 传输模型 | 第46-47页 |
4.2.2 流量速率模型 | 第47-48页 |
4.2.3 时延限制模型 | 第48页 |
4.3 问题描述 | 第48-49页 |
4.4 在线控制算法FCRA-OP | 第49-55页 |
4.4.1 虚拟队列构建 | 第49-50页 |
4.4.2 流量控制算法 | 第50-51页 |
4.4.3 资源分配算法 | 第51-55页 |
4.5 算法性能分析 | 第55-60页 |
4.5.1 算法性能 | 第55-57页 |
4.5.2 随机稳定控制策略 | 第57页 |
4.5.3 性能证明 | 第57-60页 |
4.6 仿真结果 | 第60-62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认知无线电环境下拓展安全信道容量的资源调度 | 第63-85页 |
5.1 引言 | 第63-64页 |
5.2 系统模型 | 第64-66页 |
5.2.1 一级链路模型 | 第64页 |
5.2.2 级链路模型 | 第64页 |
5.2.3 干扰模型 | 第64-65页 |
5.2.4 安全模型 | 第65-66页 |
5.2.5 流量速率模型 | 第66页 |
5.3 问题描述 | 第66-71页 |
5.3.1 目标与限制 | 第66-67页 |
5.3.2 全覆盖接入最优性条件 | 第67-71页 |
5.4 在线控制算法 | 第71-75页 |
5.5 算法性能 | 第75-76页 |
5.6 实现方案 | 第76-78页 |
5.6.1 不精确估计Q0方案 | 第76页 |
5.6.2 多个一级用户的实现方案 | 第76-78页 |
5.7 仿真结果 | 第78-82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82-85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85-87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85-86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97-9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| 第99-100页 |
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