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其他道路运输工具论文--电车论文--有轨电车论文

五模块100%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学特性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低地板有轨电车发展概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低地板有轨电车发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低地板有轨电车发展第15-17页
    1.3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结构形式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单车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浮车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铰接型第20-21页
    1.4 低地板有轨电车转向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小轮径转向架第23页
    1.5 论文主要工作第23-25页
第2章 五模块100%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学模型第25-31页
    2.1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车辆结构形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第25-26页
    2.2 转向架基本结构及特点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转向架总体组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转向架结构特点第27-29页
    2.3 车体间铰接装置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有轨电车动力学建模及动力学性能评定标准第31-45页
    3.1 建模软件SIMPACK简介第31页
    3.2 五模块100%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学模型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动力学建模基本假设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非线性关系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车辆模型建立第34-36页
    3.3 轨道激扰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轨道不平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轨道功率谱第37-39页
    3.4 车辆系统动力学评价方法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车辆运行稳定性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车辆曲线通过安全性指标第42-4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4章 有轨电车悬挂参数优化及动力学性能分析第45-78页
    4.1 有轨电车悬挂参数优化第4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一系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二系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第52-59页
    4.2 车辆运行稳定性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4.3 车辆运行平稳性分析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空车平稳性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重车平稳性分析第64-68页
    4.4 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第68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空车曲线通过性分析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重车曲线通过性分析第73-7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5章 槽型轨对有轨电车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第78-90页
    5.1 槽型轨第78-79页
    5.2 动力学性能分析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轮轨接触关系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轮背接触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槽型轨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第81-83页
    5.3 滚动圆横向跨距研究第83-86页
    5.4 轨底坡对动力学性能影响第86-8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结论第90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储能式有轨电车电源系统的参数匹配与能量管理研究
下一篇:压电悬臂梁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