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线路工程论文--铁路养护与维修论文--线路养护维修与病灾害处理论文--线路病灾害防治论文

铁路路基车载GPR剖面翻浆冒泥识别技术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-17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车载探地雷达的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车载探地雷达检测翻浆冒泥的研究现状第20-24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论文组织结构第26-27页
第2章 车载探地雷达基本理论第27-37页
    2.1 探地雷达基本理论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波动方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探地雷达的数据形式第30-31页
    2.2 车载探地雷达检测系统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既有线路基基本结构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天线频率的选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车载探地雷达路基检测系统第34-36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3章 翻浆冒泥的介电特性第37-45页
    3.1 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和分类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翻浆冒泥的影响因素第39-40页
    3.2 道床的电磁波传播参数第40-43页
    3.3 基床的电磁波传播参数第43-4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4章 翻浆冒泥的识别技术第45-71页
    4.1 雷达剖面图像识别方法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翻浆冒泥数据采集地点与工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雷达图像的极性颜色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翻浆冒泥的剖面图像识别第47-52页
    4.2 单道波形图的识别方法第5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单道数据的提取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翻浆冒泥的幅值比识别第56-65页
    4.3 翻浆冒泥等级的划分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划分的准则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测数据的病害等级划分第66-6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第5章 翻浆冒泥识别技术的试验研究第71-79页
    5.1 试验目的第71页
    5.2 试验场地及设备第71-72页
    5.3 试验步骤第72-73页
    5.4 试验分析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翻浆冒泥的识别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水分蒸发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结论第79-80页
    展望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轨轨形轮廓分类识别与磨耗检测技术研究
下一篇:动车组车轴疲劳试验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