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路网络结构分析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7页 |
1.3.1 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3.2 航路网络分析主要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航路网络分析涉及基本问题 | 第21-26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 影响航路网络运行质量的因素 | 第22-23页 |
2.3 基础数据的获取 | 第23-25页 |
2.3.1 矢量航路网的绘制 | 第23-24页 |
2.3.2 航路点邻接矩阵和相对坐标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航路网的复杂网络基础参数分析 | 第26-42页 |
3.1 路网结构中心性分析 | 第26-32页 |
3.1.1 点度中心性 | 第26-28页 |
3.1.2 中介中心性 | 第28-31页 |
3.1.3 接近中心性 | 第31-32页 |
3.2 路网中心势 | 第32-35页 |
3.2.1 点度中心势 | 第32-34页 |
3.2.2 中介中心势 | 第34页 |
3.2.3 接近中心势 | 第34-35页 |
3.3 基于结构中心性的航路关键节点识别 | 第35-36页 |
3.4 最短路径距离 | 第36-37页 |
3.5 聚集系数 | 第37-39页 |
3.6 结构洞与制约系数 | 第39-40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基于邻接矩阵的航路网络结构易损性分析 | 第42-57页 |
4.1 航路网络的复杂性 | 第42-48页 |
4.1.1 航路网络结构的复杂性 | 第43-44页 |
4.1.2 航路网交通流时空分布特性 | 第44-48页 |
4.2 航路网络的易损性 | 第48-50页 |
4.2.1 易损性的基本含义 | 第49页 |
4.2.2 航路网络易损性的特征 | 第49-50页 |
4.3 航路网络的无标度特性 | 第50-51页 |
4.4 航路网络易损性仿真分析 | 第51-56页 |
4.4.1 参数设置 | 第51-53页 |
4.4.2 随机失效模式下的航路网络易损性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4.3 计划失效模式下的航路网络易损性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航路网络效能分析 | 第57-68页 |
5.1 航路网络效能分析模型 | 第57-60页 |
5.1.1 基于连接强度的路网效能分析模型 | 第58-59页 |
5.1.2 基于结构中心性的路网效能分析模型 | 第59-60页 |
5.2 参数设置 | 第60-63页 |
5.2.1 路网效能 | 第60-61页 |
5.2.2 特征路径长度 | 第61-62页 |
5.2.3 航路点失效模式 | 第62-63页 |
5.3 航路网络效能仿真分析 | 第63-67页 |
5.3.1 基于连接强度的路网效能分析模型 | 第63-65页 |
5.3.2 基于结构中心性的路网效能分析 | 第65-6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6.1 主要工作内容 | 第68页 |
6.2 创新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附录一 航路网络邻接矩阵(部分) | 第75-76页 |
附录二 航路网络邻接航程矩阵(部分) | 第76-77页 |
附录三 航路点相对坐标(部分) | 第77-7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