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生活、居住、交通论文

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--以张家港市YS镇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现实依据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综合述评第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1.6 创新之处第19-20页
第二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概述第20-24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村社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新型农村社区第21页
    2.2 新型农村社区的主要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农户生计多样化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民生切实改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农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依据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城乡一体化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会资本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公共产品理论第23-24页
第三章 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第24-31页
    3.1 YS镇基本情况介绍第24-25页
    3.2 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建设目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建设模式第26-27页
    3.3 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成效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间接成效第29-31页
第四章 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1-35页
    4.1 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某些社区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社区建设资金缺口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滞后,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支撑性产业缺乏,可持续动力不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社区农民参与不足第33页
    4.2 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剖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没有相关技术标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筹资渠道有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专业人才匮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农村居民主体意识不强第34-35页
第五章 国内其它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借鉴第35-41页
    5.1 国内部分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概况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上海浦东新区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江苏省昆山市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山东省青岛市第37-38页
    5.2 启示与借鉴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政府督导有力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多渠道资金投入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社区公益组织和居民自治第39-41页
第六章 促进YS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第41-47页
    6.1 科学合理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第41页
    6.2 拓宽融资渠道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加强公共财政投入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模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第42页
    6.3 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整合多元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第43页
    6.4 培育社区主导产业,强化经济支撑第43-44页
    6.5 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建立健全居民参与社区民主议事的各项制度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培养居民社区意识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培育社区民间团体组织第44-45页
    6.6 专业人才的培养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作者简介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研究
下一篇:张家港市城东社区治理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