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的目的 | 第11页 |
1.1.3 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3-15页 |
1.2.3 述评 | 第15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6页 |
1.5 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1.6 理论依据 | 第17-19页 |
1.6.1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7页 |
1.6.2 协同治理理论 | 第17-18页 |
1.6.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| 第18页 |
1.6.4 服务链理论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的现状 | 第19-29页 |
2.1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的社会背景 | 第19-22页 |
2.1.1 实行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| 第19-21页 |
2.1.2 三龙镇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| 第21-22页 |
2.2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 | 第22-24页 |
2.2.1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(站、点)服务 | 第22页 |
2.2.2 线上信息平台呼叫服务 | 第22页 |
2.2.3 第三方外包服务 | 第22-23页 |
2.2.4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| 第23-24页 |
2.3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的运营方式及推进过程 | 第24-26页 |
2.3.1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的运营方式 | 第24-25页 |
2.3.2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的推进过程 | 第25-26页 |
2.4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效及成功经验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4.1 三龙镇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效 | 第26-27页 |
2.4.2 三龙镇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分析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| 第29-34页 |
3.1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1页 |
3.1.1 健康管理供给匮乏 | 第29-30页 |
3.1.2 基层医疗水平不高 | 第30页 |
3.1.3 对服务质量缺乏规范管理 | 第30-31页 |
3.1.4 缺少对农村老人的精神关爱 | 第31页 |
3.2 三龙镇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存在问题的成因探析 | 第31-34页 |
3.2.1 政府职能缺位 | 第31-32页 |
3.2.2 医养融合专业化水平不足 | 第32页 |
3.2.3 养老服务考核评价体制不健全 | 第32页 |
3.2.4 基层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人文精神不足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优化农村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| 第34-39页 |
4.1 加强对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的政策支持 | 第34-35页 |
4.1.1 加快立法保障 | 第34页 |
4.1.2 加快政策出台 | 第34-35页 |
4.1.3 重点探索与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| 第35页 |
4.2 提升医养融合居家养老专业化水平 | 第35-36页 |
4.2.1 深化资源整合共享 | 第35页 |
4.2.2 加强与专业服务团队合作 | 第35-36页 |
4.2.3 突出医养融合人才队伍建设 | 第36页 |
4.3 完善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建设 | 第36-37页 |
4.3.1 建立完善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| 第36-37页 |
4.3.2 构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| 第37页 |
4.3.3 加强志愿者制度建设 | 第37页 |
4.4 增强全社会养老敬老爱老的意识 | 第37-39页 |
4.4.1 在全社会开展老龄宣传教育 | 第37-38页 |
4.4.2 发挥家庭对养老的基础作用 | 第38页 |
4.4.3 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老龄观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