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1.1 鹅观草属简介 | 第11-13页 |
1.1.1 鹅观草 | 第11-12页 |
1.1.2 鹅观草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| 第12页 |
1.1.3 “川中”鹅观草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2 我国牧草栽培研究进展 | 第13-19页 |
1.2.1 牧草播种量和播种行距 | 第15页 |
1.2.2 牧草施肥水平 | 第15-17页 |
1.2.3 牧草刈割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2.4 牧草播种时间 | 第18页 |
1.2.5 牧草混播模式 | 第18-19页 |
1.3 立题依据 | 第19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1 试验地概况 | 第21页 |
2.2 供试材料 | 第21页 |
2.3 田间管理 | 第21-22页 |
2.4 试验设计 | 第22页 |
2.4.1 单因素处理试验 | 第22页 |
2.4.2 混播试验 | 第22页 |
2.5 草产量测定 | 第22-24页 |
2.5.1 鲜重测量 | 第22-23页 |
2.5.2 干重测量 | 第23-2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0页 |
3.1 单因素处理结果 | 第24-28页 |
3.1.1 播种量 | 第24页 |
3.1.2 行距 | 第24-25页 |
3.1.3 刈割后追肥量 | 第25页 |
3.1.4 播期 | 第25-26页 |
3.1.5 主成分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2 混播实验结果 | 第28-30页 |
4 讨论 | 第30-33页 |
4.1 不同栽培因子对“川中”鹅观草产量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4.1.1 播种量对“川中”鹅观草产量的影响 | 第30页 |
4.1.2 行距对“川中”鹅观草产量的影响 | 第30页 |
4.1.3 刈割后追肥量对“川中”鹅观草产量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4.1.4 播期对“川中”鹅观草产量的影响 | 第31页 |
4.1.5 单因素对“川中”鹅观草产量的影响 | 第31页 |
4.2 混播对“川中”鹅观草产量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5 结论 | 第33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