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4-7页 |
CONTENT | 第7-10页 |
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3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5页 |
1.2 工业用煤粉锅炉燃烧优化控制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2.1 国外燃烧优化技术应用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2 国内外煤粉锅炉在线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工业用煤粉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概述 | 第23-29页 |
2.1 锅炉机组简介 | 第23-25页 |
2.2 锅炉燃烧工艺过程的简述 | 第25-26页 |
2.3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作用 | 第26页 |
2.4 煤粉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| 第26-27页 |
2.5 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工业用煤粉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方案的设计 | 第29-39页 |
3.1 在线优化控制的总体逻辑 | 第29-31页 |
3.2 系统非线性过程模型 | 第31-34页 |
3.2.1 模型结构 | 第31-33页 |
3.2.2 过程辨识 | 第33-34页 |
3.3 稳态优化 | 第34-35页 |
3.4 方案改进 | 第35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非线性过程模型在线辨识的改进算法 | 第39-53页 |
4.1 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系统辨识 | 第39-41页 |
4.2. 基于辅助模型的最小二乘辨识方法 | 第41-48页 |
4.2.1 算法描述 | 第41-45页 |
4.2.2 性能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3 基于HOE-AMLS方法的Hammerstein模型辨识仿真验证 | 第48-5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稳态优化改进算法的研究 | 第53-65页 |
5.1 线搜索技术 | 第53-57页 |
5.1.1 精确线搜索技术 | 第53-55页 |
5.1.2 非精确线搜索技术 | 第55-57页 |
5.2 稳态优化算法的研究 | 第57-58页 |
5.3 拟牛顿算法推导 | 第58-60页 |
5.4 基于Armijo准则的BFGS算法及其实现 | 第60-62页 |
5.5 Hammerstein模型过程的稳态优化仿真验证及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六章 氧量优化设定控制实现锅炉在线燃烧优化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 | 第65-89页 |
6.1 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分析 | 第65-73页 |
6.1.1 热平衡方程 | 第65-66页 |
6.1.2 输入热量(q_(in)) | 第66-67页 |
6.1.3 输出热量(q_1) | 第67-68页 |
6.1.4 锅炉热损失 | 第68-72页 |
6.1.5 锅炉热效率 | 第72-73页 |
6.2 氧量对锅炉过程的影响分析 | 第73-76页 |
6.2.1 氧量对热损失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6.2.2 氧量对烟气中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| 第74-76页 |
6.3 NO_x修正热效率 | 第76-79页 |
6.3.1 CO的限制 | 第77-78页 |
6.3.2 二次风箱与炉膛差压的限制 | 第78-79页 |
6.3.3 目标函数 | 第79页 |
6.4 优化目标函数模型 | 第79-80页 |
6.5 在线燃烧优化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 | 第80-83页 |
6.6 氧量优化设定控制实现锅炉在线燃烧优化控制算法的仿真 | 第83-86页 |
6.6.1 数学模型 | 第83-86页 |
6.6.2 仿真结果 | 第86页 |
6.7 本章小结 | 第86-89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7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89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89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99-10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