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

基于创新自组织理论的制造业供应链协同与绩效评价研究

摘要第11-13页
ABSTRACT第13-14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创新自组织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供应链协同创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供应链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现状评述第22-2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24-25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25-26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2章 企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第27-41页
    2.1 企业创新系统及其自组织性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企业创新系统的组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企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企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机制第29-30页
    2.2 企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模型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型的建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稳定性与分岔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突变与渐变第32-34页
    2.3 企业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仿真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稳定性与分岔的仿真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突变与渐变的仿真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企业创新活动的协同演化第38-3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3章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第41-59页
    3.1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创新机制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组织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运营管理机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激励机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学习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3.2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创新收益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假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参数说明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制造商单独创新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制造商供应商协同创新活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模型结果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3.3 数值检验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边际成本变化系数对供应链收益的作用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制造商创新成本系数对供应链收益的作用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供应商创新成本系数对供应链收益的作用第55-5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4章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第59-85页
    4.1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0-63页
    4.2 评价指标的数据预处理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收集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信度检验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相关性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4.3 熵-DEA评价结果和分析第71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DEA模型的选择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绩效评价结果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纯技术效率分析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规模效率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投入冗余度和产出不足率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DEA评价结论第80-81页
    4.4 案例分析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企业概况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海信电器供应链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对策及建议第82-8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85-87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85-8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86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-97页
致谢第97-99页
附录第99-10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箱包企业人力资源对标管理研究
下一篇:面向制造业B2C模式的多层穿梭车自动分拣系统设计及订单分配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