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概述 | 第12-26页 |
·选题背景和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·研究历史 | 第13-17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·前沿主要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意义、方法和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4页 |
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24页 |
·基本框架 | 第24-26页 |
2 上海市政府社会救助职能及转变内容 | 第26-31页 |
·扩大救助对象范围 | 第26-28页 |
·流动人口社会救助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失地农民社会救助问题 | 第27页 |
·“边缘户”社会救助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增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救助职能 | 第28-29页 |
·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救助资金提供中的作用 | 第28页 |
·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比较优势 | 第28-29页 |
·整合社会救助内容 | 第29-30页 |
·转变社会救助方式 | 第30-31页 |
3 上海市政府社会救助职能转变的依据 | 第31-45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31-40页 |
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转变社会救助职能 | 第31-36页 |
·打造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转变社会救助职能 | 第36-40页 |
·现实依据 | 第40-45页 |
·人口结构的新变化要求政府转变社会救助职能 | 第40-42页 |
·被救助对象需要的改变也要求政府转变社会救助职能 | 第42-45页 |
4 上海市政府社会救助职能转变的难点 | 第45-52页 |
·上海市政府社会救助职能的合理定位问题 | 第45-49页 |
·政府社会救助在上海市政府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定位 | 第45-47页 |
·政府社会救助在上海市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定位 | 第47-48页 |
·政府社会救助在全国社会救助系统中的定位 | 第48-49页 |
·政府社会救助职能的协调问题 | 第49-52页 |
·政府社会救助与非政府组织社会救助的协调 | 第50页 |
·政府对本地和外来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的协调 | 第50-51页 |
·政府社会救助职能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 | 第51-52页 |
5 上海市政府临时社会救助的实证分析 | 第52-61页 |
·上海流浪乞讨群体主要特征 | 第52-57页 |
·上海流浪乞讨群体分类 | 第57-58页 |
·上海市临时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58-61页 |
·未能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有效分类和甄别 | 第58页 |
·救助内容过于单一 | 第58-59页 |
·不合理救助导致资源浪费 | 第59-61页 |
6 上海市政府社会救助职能转变的对策 | 第61-79页 |
·上海市政府社会救助职能转变实践的指导原则 | 第61-64页 |
·协调一致的原则 | 第61-62页 |
·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62-63页 |
·多元性的原则 | 第63-64页 |
·上海市政府社会救助职能转变的具体建议 | 第64-79页 |
·选择合适的社会救助模式 | 第64-68页 |
·加快社会救助职能的制度创新 | 第68-75页 |
·加强社会救助系统的职能整合 | 第75-77页 |
·加快社会救助系统的配套改革 | 第77-79页 |
结语 | 第79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