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企业技术管理论文

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1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企业技术开发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企业合作开发利益机制的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第22-23页
2 相关理论基础第23-27页
    2.1 协同学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2.2 技术创新理论第24页
    2.3 企业竞争力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2.4 企业资源观理论第25-27页
3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分析第27-35页
    3.1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利益机制的概念及特点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利益机制的概念界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利益机制的特点第28页
    3.2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利益机制的冲突及适配表现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投入-收益冲突及适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风险-收益冲突及适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产品-战略方向分歧及适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沟通阻滞及畅通第29-30页
    3.3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利益机制的类型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利益导向机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利益协调机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利益分配机制第32-35页
4 假设推导与实证设计第35-47页
    4.1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利益机制的作用效果及假设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效果及假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利益协调机制的作用效果及假设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效果及假设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利益机制的概念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4.2 测量量表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利益导向机制的要素测量量表设计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利益协调机制的因素测量量表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利益分配机制的因素测量量表设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项目绩效量表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4.3 问卷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4.4 数据回收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问卷的回收状况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信度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效度分析第44-47页
5 企业技术开发协同创新的实证分析第47-57页
    5.1 结构方程模型简述第47-48页
    5.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假设检验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结构方程模型设定及路径图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模型路径运行及检验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修正模型及显著性检验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路径系数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5.3 实证模型结论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假设检验汇总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要素观测结果第54-57页
6 启示与展望第57-63页
    6.1 实践启示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注重前期评估,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的基础支撑作用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建立项目沟通平台,发挥利益协调机制的契约维系作用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构建动静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,推进收益共享、风险共担原则第58-60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及局限性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研究创新点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研究局限性第60-61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附录1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青海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
下一篇:工作价值观、组织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--基于新生代员工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