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6-3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6-19页 |
1.1.1 目前我国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较为缓慢 | 第16-17页 |
1.1.2 政府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存在诸多问题 | 第17页 |
1.1.3 社会网络在农户技术采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| 第17-1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0-31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20-2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25-30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30-31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31-32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31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31-32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32-35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32-34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34-35页 |
1.6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35-38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| 第38-56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38-41页 |
2.1.1 节水灌溉技术 | 第38-39页 |
2.1.2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 | 第39-40页 |
2.1.3 社会网络 | 第40页 |
2.1.4 政府技术推广服务 | 第40-4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41-48页 |
2.2.1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理论 | 第41-42页 |
2.2.2 社会网络理论 | 第42-45页 |
2.2.3 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 | 第45-48页 |
2.3 机理分析 | 第48-55页 |
2.3.1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阶段划分 | 第48-50页 |
2.3.2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的机理分析 | 第50-5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三章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采用现状分析 | 第56-78页 |
3.1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| 第56-62页 |
3.1.1 节水灌溉技术的历史沿革 | 第56-60页 |
3.1.2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| 第60-62页 |
3.2 样本区域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现状 | 第62-68页 |
3.2.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| 第62-65页 |
3.2.2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| 第65-68页 |
3.3 样本区域内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现状 | 第68-75页 |
3.3.1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信息获取途径 | 第68-70页 |
3.3.2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情况 | 第70-72页 |
3.3.3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 | 第72-73页 |
3.3.4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情况 | 第73-75页 |
3.4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75-77页 |
3.4.1 政府对技术支持力度不足 | 第75-76页 |
3.4.2 节水灌溉技术信息传播受限 | 第76页 |
3.4.3 农户节水意识薄弱 | 第76页 |
3.4.4 节水灌溉技术实施问题 | 第76-7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四章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的测度及特征分析 | 第78-89页 |
4.1 农户社会网络的测度 | 第78-83页 |
4.1.1 指标设计原则 | 第78页 |
4.1.2 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78-80页 |
4.1.3 测度方法 | 第80-81页 |
4.1.4 测度结果 | 第81-83页 |
4.2 农户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| 第83-85页 |
4.2.1 农户社会原始表征指标特征分析 | 第83-84页 |
4.2.2 技术采用者与未采用者的社会网络对比 | 第84-85页 |
4.3 政府推广服务的测度及特征分析 | 第85-87页 |
4.3.1 政府推广服务的测度 | 第85-86页 |
4.3.2 政府推广服务特征分析 | 第86-8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五章 农户获取节水灌溉技术信息渠道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 | 第89-99页 |
5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9-90页 |
5.2 农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0-92页 |
5.2.1 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划分及渠道特征 | 第90-91页 |
5.2.2 农户信息获取渠道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1-92页 |
5.3 数据来源、变量说明与模型选择 | 第92-95页 |
5.3.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| 第92-93页 |
5.3.2 变量说明 | 第93-95页 |
5.3.3 模型选择 | 第95页 |
5.4 实证分析 | 第95-9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六章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决策影响 | 第99-110页 |
6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9-100页 |
6.2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机理 | 第100-102页 |
6.3 数据来源、变量选择与统计描述 | 第102-105页 |
6.3.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| 第102页 |
6.3.2 变量说明与统计描述 | 第102-105页 |
6.4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技术采用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105-109页 |
6.4.1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及其交互作用对农户采用决策的影响 | 第105-107页 |
6.4.2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不同规模农户采用决策的影响 | 第107-108页 |
6.4.3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不同风险偏好农户采用决策的影响 | 第108-109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第七章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影响 | 第110-129页 |
7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10-111页 |
7.2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实际技术采用行为影响 | 第111-118页 |
7.2.1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实际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111-112页 |
7.2.2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实际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112-118页 |
7.3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的学习行为:干中学和社会学习 | 第118-128页 |
7.3.1 干中学与社会学习对农户技术采用影响的机理分析 | 第118-120页 |
7.3.2 干中学与社会学习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影响效应 | 第120-128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28-129页 |
第八章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效果影响 | 第129-139页 |
8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29-130页 |
8.2 直接推广模式与嵌入社会网络示范户推广模式的特征分析 | 第130-131页 |
8.3 数据来源、变量设置与研究方法 | 第131-134页 |
8.3.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| 第131页 |
8.3.2 变量选取 | 第131-133页 |
8.3.3 研究方法 | 第133-134页 |
8.4 直接推广模式与嵌入社会网络示范户推广模式下的采用效果比较 | 第134-137页 |
8.4.1 灌溉用水效率的估计结果 | 第134-135页 |
8.4.2 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 | 第135-136页 |
8.4.3 平衡性检验 | 第136-137页 |
8.5 本章小结 | 第137-139页 |
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139-147页 |
9.1 研究结论 | 第139-142页 |
9.1.1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特征 | 第139-140页 |
9.1.2 农户社会网络与政府推广服务的特征 | 第140页 |
9.1.3 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 | 第140-142页 |
9.1.4 其他因素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 | 第142页 |
9.2 政策建议 | 第142-147页 |
9.2.1 拓宽信息获取渠道,完善信息传播机制 | 第142-143页 |
9.2.2 注重社会网络建设与培育,加强农户互动信任 | 第143页 |
9.2.3 完善政府推广服务体系,制定差异化推广策略 | 第143-144页 |
9.2.4 创新推广模式,注重推广服务与农户社会网络融合 | 第144-145页 |
9.2.5 注重保障措施配套,营造良好技术采用环境 | 第145-147页 |
结束语 | 第147-1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9-163页 |
附录 | 第163-171页 |
致谢 | 第171-17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73-1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