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--土地管理、规划及利用论文--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

中国PM2.5的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实证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PM_(2.5)研究进展及标准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PM_(2.5)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进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23-24页
    1.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创新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24-2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及方案第26-28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9-45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29-30页
    2.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监测站点PM_(2.5)数据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GlobalEstimates(V4.GL.02)PM_(2.5)数据集及验证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土地利用数据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行政区划矢量数据第32-33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法第3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M_(2.5)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PM_(2.5)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分析法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PM_(2.5)与土地利用关系分析方法第41-4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三章 PM_(2.5)时间变化及分形特征第45-64页
    3.1 PM_(2.5)的时间变化特征第4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PM_(2.5)的年际变化特征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PM_(2.5)的线性变化趋势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PM_(2.5)变化时间周期特征第49-58页
    3.2 PM_(2.5)的分形特征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M_(2.5)的消除趋势波动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M_(2.5)的多重分形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四章 PM_(2.5)空间格局与变化趋势第64-75页
    4.1 PM_(2.5)空间总体分布特征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我国是全球PM_(2.5)浓度高值区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PM_(2.5)分布呈现区域性集中连片现象第65-66页
    4.2 PM_(2.5)空间演变趋同性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4.3 PM_(2.5)空间集聚特征第67-70页
    4.4 PM_(2.5)变化趋势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4.5 PM_(2.5)空间分布长程相关性第71-7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五章 PM_(2.5)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分析第75-96页
    5.1 2000 -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第76-78页
    5.2 PM_(2.5)与土地利用的相关系数第78-85页
    5.3 PM_(2.5)与土地利用的响应非线性关系第85-92页
    5.4 土地利用与PM_(2.5)贡献率第92-93页
    5.5 土地利用规模对PM_(2.5)的影响第93-94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94-96页
第六章 PM_(2.5)对土地利用响应的空间效应分析第96-104页
    6.1 线性模型估计结果第96-99页
    6.2 半参数模型估计结果第99-103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103-104页
第七章 土地利用对PM_(2.5)的影响机制及优化建议第104-108页
    7.1 土地利用对PM_(2.5)的影响机制第104-105页
    7.2 面向空气质量改善的土地利用优化建议第105-107页
    7.3 本章小结第107-108页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-111页
    8.1 主要结论第108-109页
    8.2 不足与展望第109-111页
参考文献第111-129页
后记第129-131页
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1-132页

论文共13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网络与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影响研究
下一篇:内部动机视角下蔬菜种植户环境保护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