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人文主义渗透下的高中诗歌教学之探微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前言第8-10页
    (一)、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第8页
    (二)、人文主义教学的内涵与发展第8-10页
一、高中进行人文主义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诗歌情怀浅析第10-17页
    (一)、以往诗歌教学中脱离人文主义教学的现状分析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机械记忆默写,缺乏吟咏感知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片面肢解分析,忽视欣赏品味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过分孤立讲解,忽略诗与诗的联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注重就诗论诗,忽略背景了解第13-15页
    (二)、诗歌本身具有的人文主义情怀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含蓄言志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缘景明情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生命意识浓厚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文化气息厚重第16-17页
二、高中诗歌教学的“情”“理”“美”培养第17-33页
    (一)、在人文教学中培养“情”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炽热浓烈的爱国情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无法言表的爱情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难分难舍的友情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4、至高无上的亲情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5、怀才不遇的忧情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6、悠闲淡雅的田园情第22页
    (二)、在人文教学下追求“理”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对人生遭遇的理性思考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借古喻今的理智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审视第26-27页
    (三)、在教学过程中感受“美”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感受音乐美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想象图画美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体会语言美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、领略意蕴美第31-33页
三、高中进行人文主义诗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第33-37页
    (一)、提高人文素养,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开辟“文化学旅”之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大量阅读书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艺术陶冶第34页
    (二)、树立诗意文化观,培养教师自身素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教学环境文化性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教师自身专业化第35页
    (三)、加强情感体验,重视人文熏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遵循诗歌教学原则,促成情感培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重视诗歌教学方法,利于情感升华第36-37页
结语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1页
致谢第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生成才观研究--以汾阳市某中学为例
下一篇:高中语文婉约词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