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一、引言 | 第9-21页 |
(一)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(二)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国外关于成才观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3页 |
2.国内关于成才观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(四)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(五)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1.自我实现的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成败归因理论 | 第19页 |
3.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| 第19-20页 |
(六)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1.高中生 | 第20页 |
2.成才观 | 第20页 |
3.高中生成才观 | 第20-21页 |
二、高中生成才观的研究工具设计 | 第21-24页 |
(一)问卷编制及检测 | 第21-23页 |
1.问卷的编制 | 第21页 |
2.问卷的结构 | 第21页 |
3.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| 第21-22页 |
4.问卷的发放情况 | 第22-23页 |
(二)访谈提纲设计 | 第23-24页 |
三、高中生成才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8页 |
(一)高中生成才观的现状分析 | 第24-31页 |
1.高中生对成才标准的认识总体趋于理性 | 第24-25页 |
2.高中生成才动机中自我实现和感恩动机明显 | 第25-27页 |
3.高中生对成才影响因素的认识相对客观、理性 | 第27-29页 |
4.高中生在成才途径的选择上重自我奋斗,轻实践锻炼 | 第29-31页 |
(二)高中生成才观的差异性分析 | 第31-38页 |
1.不同类型的高中生成才标准的差异性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不同类型的高中生成才动机的差异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不同类型的高中生对成才影响因素认识的差异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不同类型的高中生成才途径的选择的差异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四、高中生成才观的消极特征及成因追溯 | 第38-48页 |
(一)部分高中生成才观的消极特征 | 第38-42页 |
1.成才标准中对品德因素的重视不够 | 第38-39页 |
2.成才动机社会取向不明显,普遍较注重自我利益 | 第39-40页 |
3.对成才影响因素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| 第40-41页 |
4.成才途径的选择较单一,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行脱节 | 第41-42页 |
(二)高中生消极成才观的成因追溯 | 第42-48页 |
1.大众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侵蚀着高中生的成才观念 | 第42-43页 |
2.功利性教育价值观制约着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| 第43-45页 |
3.家长狭隘的成才观和失当的教育方式阻碍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| 第45-46页 |
4.高中生自身的不成熟性钳制着健康成才观的形成 | 第46-48页 |
五、高中生成才观教育策略 | 第48-55页 |
(一)政府为主导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营造适宜的成才环境 | 第48-50页 |
(二)学校应扭转功利性价值观,树立学生多元成才标准 | 第50-51页 |
(三)家长应摒弃不切实际的成才期待,尊重子女的成才选择 | 第51-52页 |
(四)高中生应坚定理想信念,夯实文化基础,明确自我成才目标 | 第52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 1 | 第59-62页 |
附录 2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